第六百一十八章:大国崛起(十八)-第2/2页

加入书签


    能做到这点,足以证明桑海帝国的强大。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加纳-马里-桑海,三个所谓的西非“帝国”历史。

    并不需要割裂来看,而是可以统称为西非的“黄金帝国”时期。

    这就好像我们经常会把夏商周,统称为“上古三代”一样。

    除了向撒哈拉产盐区渗透以外,更多的西非产金区,也在黄金帝国时期得到开发。

    其中最著名的产金地,有两处洛比、阿散蒂,后者的具体位置在后世的加纳西南。

    前者则位于加纳与“布基纳法索”相接地带。

    后世依然能够在加纳、布基纳法索,看到两个叫作洛比、阿散蒂的民族。

    不过这些产金区,并不在三大黄金帝国直接控制,而是受当地的部族政权,或酋长国管辖。

    对于一个以贸易立国的政权来说,并不一定要直接控制资源产地,重要的是你有机会垄断贸易线。

    就跨撒哈拉贸易的特点来说,控制撒哈拉地带,与萨赫勒地带的交接处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贸易线的不断深入,即使是势力范围最广的桑海帝国,也很难做到对贸易线的垄断了。

    毕竟萨赫勒地带,横贯整个北部非洲,内尼日尔河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并非是通往黑非洲,甚至西非唯一选择。

    市场需要竞争,随着三大帝国的垄断力增加,更靠近黑非洲中部的贸易线,也逐渐被打通。

    能够对接萨赫勒地带的大河流域,是成为贸易中心,乃至建立强大政权的最佳地点。

    内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开发,就是成功的案例。

    那么以尼日尔河以东,还有哪条重要河流,可以支撑贸易线的东移呢?

    答案并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个湖泊——乍得湖,“乍得”本意为“水”。

    从地理结构来看,乍得湖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缘分割点。

    所谓的西非地区,东部一般是以乍得湖为界,向东则被划入中非范畴。

    后世的乍得湖也是尼日尔、尼日利亚,以及乍得、喀麦隆四国交界点。

    前两个国家属于西非板块,后两个国家则归类于中非。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