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雨。
午时刚过,龙琳撑着红伞出现在红阳大道66号,递上师丈亲笔所书的引荐信后,她被丫环领进一间宽敞的大厅。
才刚进门,龙琳不禁微微一怔,这里是学堂吗?只见厅前正对门处建了一方石台,台上站着一名腕带砗渠手串的紫衣妇人,手持书卷,五官柔美却又透出三分威严。而台下大约十二张方桌,仅最后两张空着,其余桌上皆摆有笔墨纸砚,桌后则各坐一名成年女子,粗略打量,这些女子年龄最小者也得在三十上下。瞧见龙琳进门,众人放下书卷,数十道目光刷刷向她射来。
还有角落里一只黑黄相间的奇异大猫,也懒懒地瞥来一眼。
龙琳微感窘迫,忙把头低下。
紫衣女子看完何煌恩的书信,淡淡一笑道:“原来是栖侠宫的人,难怪何先生亲笔推荐,不过我这里并不缺人,我不想留你。”
龙琳一呆,妇人又慢慢道:“只是何令主头一次求我,我若这么驳回去,实在不近人情。这样,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若能答上来,我就留下你。”
龙琳有些紧张,也忘了确认对该身份,忙道:“不知姐姐要问哪方面的事?”“我这里是教佛学的地方,在座的这十人,除了有两个是滥竽充数的,其余都是货真价实的才女,所以我要问你几个佛学常识,怎样?”
话音刚落,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红衣女子嚷道:“夫人把话说明了,啥叫滥竽充数,是不是指我和雁子?”
紫衣妇人一笑:“我就是说你们两个,不服气吗?”
“我,我……!”红衣女子不好开口,立刻扫了一眼身旁那名打扮妖娆的黑衣女子,意在求援。那女子瞪了她一眼:“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闭嘴。”“你,你,怎么不知道保护名誉呢?”
红衣女子没得到声援,只得悻悻收声。这女人长相尚可,体型属于中上,唯独嘴巴很大,显然对食物和说话有很大的热情。正是苛启的妻子王氏
紫衣女子转向龙琳,道:“我就问两个问题。第一,唐朝有个和尚去西天取经,到天竺后受到当时的皇帝戒日王的盛情款待,但为了考验这唐朝和尚是否有真才实学,戒日王举行了一场辩经大会,邀请了三千多名高僧和十九位国王到场,但擂台建好后,直至结束竟然也没有一人敢上台挑战,因为这和尚名头太响,谁都没有把握胜他。回答我,这种无人上台的情况持续了几天?”
龙琳心头一震,这问题好刁钻,当下小心地道:“五天。”
“这么厉害?”王氏发出一声惊呼。
“第二个问题,这位唐朝高僧玄奘,创立了一个佛学流派——法相宗,但没多久这个流派却没落了,为什么?”
龙琳吸了口气,这个问题没有定论,从来都是见人见智,想了想,依自己的理解道:“应该是太难的原故。好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歌曲,但前者曲高和寡,后者却传唱街头。法相宗对修行者的要求极高,没有大悟性,大智慧,没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根本参不透其中真谛。而后世学佛者天赋普遍不高,所以很难将其传承下去。”
紫衣妇人注视着她,片刻后点点头:“不错,你可以留下。”龙琳松了口气:“多谢姐姐成全。”
“客套话就免了,龙琳是吧,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是。民女龙琳,金陵蓟县人,生于景泰元年立夏。先夫是漕帮帮主项北的三弟项东,但此人风流成性,几月前得罪神农会后被杀。家父龙传孝原在襄阳军中任职,后因官场争斗被免职,近期又怀疑民女与外人有染,不守妇道,于是将民女赶出家门,再不相认。迫于生计,民女只得上岛寻求庇护。就是这样。”
“听说项北逼人签了一份陈州条约,与你有关,那是怎么回事?”
龙琳头皮一麻,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突然想起一事,忙道:“不知姐姐是哪一位?”
紫衣妇人道:“我姓狄,大家都叫我虫母。”
龙琳大吃一惊,仔细看她五官,果然和昨晚与鲍捷私会的女人有几分相似,忙躬身行礼:“原来是教主夫人,民女有眼不识泰山,请您别见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