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秋节-第2/3页

加入书签
    “啊,是小临啊,怎么了,有事么?”

    “你在哪。”依然平静淡漠的语气,魏新学同志却觉得寒意袭人,如坠冰窖。

    深吸了一口气,魏新学同志战战兢兢的说道:“这,这不是中秋节了么,我带圆圆回去看看爷爷奶奶。”

    “少说废话,说你的目的地。”龙临语气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听着龙临这么说,魏新学顿时松了一口气,赶忙说道:“坝下村,我老家在坝下村,大坝镇坝下村,在南市的正南方,两百公里左右的路程。”

    “好,我一会到,保护好圆圆,圆圆要是少了一根头发,我剥了你的皮。”挂了电话,龙临马不停蹄的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坝下村。

    完蛋!

    看着自己手里刚刚不小心从圆圆头上薅下来的头发,魏新学欲哭无泪,内心充满了绝望。

    我这么年轻,难不成要英年早逝。

    “没事的爸爸,一层皮死不了的。”看着面露绝望之色的爸爸,圆圆傻呆呆的宽慰道。

    “……”

    大坝镇原来并不叫大坝镇,而是叫怀土镇。

    之所以叫大坝镇是因为镇上有一个大坝,名字就叫大坝。

    虽然名为大坝,其实只不过是大跃进时期修建的一个稍微大点的蓄水池而已,叫大坝纯属往自己脸上贴金。

    当时报纸上是这么报道的:

    惊现中国第二大坝,怀土人民共谋发展。

    经过怀土镇人民的不懈努力,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终于建成了蓄水量直追三峡工程的大坝,上级领导曾亲自莅临指导,有感怀土镇人民的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于是亲自为大坝题名为“大坝”,怀土镇老百姓深感荣幸,经过公平公正的投票决定,一致同意将怀土镇更名为大坝镇,以此纪念上级领导莅临指导和提名的共产主义精神。

    据说当时这条报道在报纸上占据了将近一页的版面,很是风光了一阵。

    而在这条报道之下的还有一条报道也占据了不小的版面。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朱里二社放出我国第一颗亩产10261斤的玉米卫星

    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刚锹架火箭,架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不得不说,强的一匹。

    而坝下村之所以叫坝下村,就没有那么深的‘内涵’了,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坝下。

    坝下村很小,氛围也很好,一共也就几十户人家,左邻右舍关系都和睦的很。

    不远处,一辆黑黄相间的出租车缓缓向坝下村驶来。

    在村口大碾旁正磨豆子的王大妈,听见声音抬头看了一眼,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自己的豆子。

    王大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不算矮小,体型微微有些发福到还灵活,一张端端正正的脸上有种佛家的慈悲之意,看起来倒是脾气很好的样子。

    “小兄弟,到了,醒醒。”司机大哥在村头停好车后,对着后面正闭目养神的龙临轻轻说道。

    “多少钱?”龙临睁开眼淡淡的问道。

    “小兄弟,一共1208,你给1200好了。”司机大哥笑着回答道。

    “这是1300,不用找了。”龙临直接从口袋掏出老人头,点了13张给司机大哥,这钱还是之前张万兆给的,龙临手里还有个大几万。

    “这怎么行,哎,小兄弟,你别走啊,我找钱给你。”说着,司机大哥急急忙忙追下车。

    “咦!人呢?”司机大哥下车往前扫了一眼,除了看见一个正在磨豆子的中年妇女之外,连个影子都没看着。

    “真是,这小兄弟忒实在,好人呢。”司机大哥絮絮叨叨的上了车,点火回城,顺便给龙临发了一张好人卡。

    “……”龙临站在停车的地方一头黑线,我站在你旁边你都看不到我,真是抱歉了。

    虽然到了村里,但很显然,龙临并不知道圆圆爷爷奶奶家的具体位置。

    龙临在原地呆了一会,目视着出租车远去,想着还是找个人问问比较好,然后转身径直朝着王大妈走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