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罗马王政

加入书签


    历来文坛上,用各种论调评论凯撒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把他吹捧成不可一世的历史英雄人物、伟大的政治家、天才的统帅、作家、演说家等等,......仿佛他是一个横空出世,恁空建立了这个强大罗马帝国的伟人。

    其实,在我们事实翻开凯撒的一生之斗争历程,只不过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统治集团跟另一个统治集团,为了该不该改变统治方式而作的必须斗争。

    他们都是为了自己贵族集团的利益在说话,并没有考虑事实上的所谓民生。他能伟大到自己家族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共产和所谓的共享主义么?

    所有很多晦暗权斗的内幕,是很多人事实看不到的。

    毕竟历史与政治这个大舞台,不是普通的人可以轻易涉及的一个范畴。

    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凯撒的系列举措,其实改善了这个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尴尬处境,使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是受惠的仍然只是奴隶主阶级,根本没影响到当时广大奴隶阶级的命运。

    此刻的奴隶还是往昔的奴隶,只是可以自由的买卖了。

    其次,他一生的成功,主要应该归之于他的恰巧处在罗马共和国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历史时代。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只是一时风云际会,机缘凑合,让他不自觉地完成了历史需要他去完成的事业。

    这里,他的个人品质象坚毅、机智大胆、圆滑等等,在其中只起了极其有限的历史作用,历史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因而过分吹捧一个人,去吹捧一个历史人物凯撒是不恰当的。

    正象恩格斯说的那样: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但是,假如历史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叫拿破锅,或者拿破锣的人,来替代它去扮演。

    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相反,也有一些人竭力诟责凯撒,说他镇压了民主运动,把他的取销行会组织、恢复意大利关税。减少发给贫民口粮分额等等,说成是背叛平民。

    这些责难往往是出于对罗马当时的所谓“平民”、“民主运动”等等名词作了过分现代化解释的结果。

    毕竟这是用手机时代,在嘲笑过去“鸡毛信”时代的一种不科学论调。

    当时罗马共和时期的“平民”、“民主运动”的概念,和我们如今的公民,公民权利等等,不是一个范畴。

    要对共和末年聚居在罗马的所谓平民、他们的构成、他们的政治作用和经济地位等等作一番细致分析,是一件比较复杂而且很嗦的工作,而且也不是这里该做的工作。

    但至少可以肯定说,他们绝不是十八、九世纪的那种工业无产阶级。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的序言中引用过的西斯蒙第的名言“罗马的无产阶级依靠社会过活,现代社会则依靠无产阶级过活”这就是关于他们的最中肯的结论。

    事实上现实的世界,全社会都靠剥削廉价劳动力在维持现状。只有炒房团和地产商,股票证券暴发户,还有煤老板过得安逸一点。

    在公元前一两世纪中,他们在政治上从来没产生过一位自己的代表,也从来没提出过自已的一套政策纲领,他们一直是形形色色政治活动家手中把玩的工具。

    凯撒在这里,只是不多不少地做了当时其它活动家必须得去做的事情,可以责备他的一点,至多是他起初利用了身边曾经结盟的他们、后来又离开了他们而已。

    而离开他们、甚或损害到他们,其实这就是手段和方式的必须。

    这是当时,无论那个民主派活动家一旦当权之后,势必难免的事情。

    特别是凯撒,从前面简单地列举出来的,他所致力的后期利民工作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他这些工作的必然结果。

    首都的游民阶层,久已成国家的沉重负担,要减轻对行省的搜括、减少罗马这个城市的特权,就不得不采取一些对这些游民不利的措施,象发放给公民的免费口粮,被凯撒从三十二万份一下子降到十五万份,把这一过去一向认为是公民应享的特权严加限制,变成真正的社会人群所需要的事实救济,就是一个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