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开疆扩土-第2/2页

加入书签
    于是就给了他私人不少好处......事实在他面前显得怯弱和谦卑。

    当卫绍王即位后,传诏蒙古拜受,当时的我得知是卫绍王为帝,心中不由得暗喜,当时口头上便说:“我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人做的,没想到竞是这种庸碌之辈!有什么好拜的?”

    说完,即骑上马北去。

    此后不久的卫绍王,闻知细节便大怒,他按照安排兵马,企图等我成吉思汗入贡时,就将我擒杀。事实上我并没有上贡的打算了,在得知内情后,立刻与金朝绝交。

    因为我为伐金,安排族人其实早做了五年的战争准备。

    所以战争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一下子就能打起来了,没有任何提示和大前提,也没有此前很多的军事准备。

    那种没有目的和准备的战争,必然是以惨败为结局的。

    所以从正面的战争开始前五年,我铁木真就从战略上,三次(1205、1207、1209)出兵西夏,迫其臣服,先剪除金朝的一翼,也除掉了攻金的牵制力量;扫除境外残敌,以保障后方的安全;招纳为金守卫界壕的汪古惕部,使阴山以北地区成为攻金的基地;策反金军内部,招纳金戍边官兵为内应;利用商人、使节等刺探金朝的情报,并麻痹金军等......

    这都是真正的战术,和战争本为一体,其实我的战争早就开始了。

    所以从乌沙堡战役打响时,金人使自己处于一直被动挨打的地位。

    这不是没道理的。而是按照我的布局,在推演它的整个灭亡过程。

    1211年边堡寨之战、野狐岭之战。

    1213年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1214年中都之战。

    1215年北京之战。

    1216年潼关之战、南京之战。

    所以从时间来看,紧锣密鼓的战役,一个接着一个,金朝是绝对没有时间整顿和收拢优势兵力,来事实挽回败局的。

    要是在1211年的野狐岭之战,它损失24万人就开始觉醒的话,收拢所有军团三层拱卫大都周围城郡。

    那么我铁木真就真的败了。

    而且会是一败涂地。

    因为蒙古人是只能赢不能输的军团,没有利益分得的蒙古部落,最终会分崩离析。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蒙古一路大军,继续攻金战争,自率主力此刻返回蒙古开始准备西征。

    这时的,蒙古西北面的花剌子模,毕竟还是个问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