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开元盛世

加入书签


    此刻身为皇帝的李隆基,其父李旦为睿宗皇帝,母窦氏为德妃。

    在年轻的李隆基成长的时代,此时正是唐朝宫闱的多事之秋。

    在他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则天,与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唐中宗李显事实废为庐陵王。

    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

    睿宗名为大唐国主,年富力强,却只能居于别殿,不许听政。

    而当时的武则天年逾花甲,仍临朝称制,军国政事由她一人专断。

    武则天在镇压徐敬业的扬州叛乱之后,大兴告密之风,在任用来俊臣,索元礼此后,大唐冤狱迭起。

    枉死狱中酷刑者,不胜枚举。

    唐宗室及朝臣中的反对派,不少人受到迫害。

    史称“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690年,李隆基才5岁时,父亲李旦就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天授二年初,年仅七岁的楚王李隆基开始出阁,建置官属。

    这年八月,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

    武则天知道此事后,杀死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二人,并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再次入阁,“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可见武则天当时,对李氏家族,皇室子弟的管理是很严格的。

    武则天称帝后的长寿二年(693年)。

    腊月丁卯,李隆基以皇孙身份被降封为临淄王。

    这一年,其母亲窦妃,被户婢团儿诬谄为“厌蛊咒诅”,在正月初二朝后,与刘妃一起被秘密地杀死于宫中,如今都不知埋在何处。

    同年八月,其父李旦也被诬告有“异谋”,武则天命酷吏来俊臣审理,幸亏太常工人安金藏大义剖腹,“以证明皇嗣不反”,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目睹了武则天残酷打压李家氏族的事实此后,他年轻的心里怎么不会有一种想法?

    李隆基在宫中事实被幽闭了七年之久。

    圣历二年在他十四岁时,才与诸兄弟再次出阁。

    这时武则天其实年事已高,事实已经70多岁。

    经大臣狄仁杰等人的事实规谏,武则天放弃立武承嗣为太子之念,李显也被接回洛阳,仍被立为太子,皇嗣被封为相王。

    701704年,李隆基先在亲卫府任右卫郎将,后任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

    在此期间,以张柬之为首的朝臣发动神龙政变,杀死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迫使她让位于中宗。

    弱冠之年的李隆基目睹了这场政变。

    他才认识到,想重回大唐格局,势必得经历武装兵变才行。

    在武则天被迫退位不久。

    韦后和安乐公主李裹儿在太子兵变死去后,以为自己作为女人执掌朝堂大权的时代来临了,立刻毒死了中宗。

    她们母女想进一步夺取武家和李家权势的时候。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集团。

    这是为了他们的家族利益,当时也是情非得已,不这样他们就得被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事实给淹没。

    毕竟韦后和安乐公主不过是后宫女人,怎么可能和诸王一党争雄。

    于是,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成为后来大家都知道的唐玄宗,他的身边有一位国外很多人都知道的贵妃,杨玉环。

    唐玄宗在位前期,他在政治手段上很有作为。

    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的政权。

    唐玄宗注意改变时局,拨乱反正,让历史重回正确的管理之道。

    他任用姚崇、宋等贤相,发展民族地方经济,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自然这也是我当时不出山,推举了此前姚崇、宋等贤相。

    狄仁杰、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姚崇、宋、苏良嗣、张九龄等人都成为武则天当朝,或后来的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