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午后才醒来,看到卧房外的木桌上,已经放着十分考究的四个唐宫食盒。
为何不是客栈的酒菜?而是十分考究的木质漆雕食盒......
我起身时,才发现天亮前到客栈后,这里已经大有不同。
门外居然站着两个持枪仗剑的武士。
我的门口居然还有警卫员。
“官人醒了,我去禀报上官大人。”一个带刀侍卫长鞠躬说,然后回身下楼......
一边站着的两个翠绿裙衫少女是款款下拜。一个说:“我来给大人送洗脸水。”
她从一边的屋里立刻端来洗漱的东西
我看到的是小号的铜盆,装着很洁净的井水。
古代的长安城有很多私人水井,都是请人挖掘的深坑,里面沏上烧制的土砖,底部至少四面留着数个土洞,用来渗透地下水......
井水是当时古代,大户人家的一种写照,普通人只能在河边修建草庐,近湖,靠河而居。
为何古人有钱人家洗手是用铜盆?不是木盆?
铜盆净手洗面,毕竟轻便。
木盆泡脚,毕竟有热水会很烫手......
普通百姓家是用石槽和大瓦缸来蓄水,用水瓢取水用之......没有客栈和皇室这样考究,还能用上铜器和银器。
在我穿戴整齐衣服,进入外厅坐下吃用午饭时,估计20分钟,就听到楼板脚步声杂沓,上官婉儿已经带着宫里的一群人来了。
上官婉儿从小追随武则天女皇左右、深受信赖的上官婉儿,尽管在此刻没有明确的封号,实际属于手握实权的“女宰相”,曾经的华夏中国历史,这种权倾朝野,能独得很多朝政大权的铁腕女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注: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上官婉儿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祖父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
麟德元年(664年),身为丞相的上官仪,因此前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事后寻仇,找机会所杀。
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被卖为官奴了。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郑氏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得以熟读诗书,因此上官婉儿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因此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历史上的墓志,记载其十三岁为才人,可能就是武则天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给予的而外正式名份。
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诏书)多出其手,时称“内舍人”。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诸多事情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脸上刺了一个“罪”字)
以后,上官婉儿遂此后戴着白纱面巾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而此刻的上官婉儿并没有得势。还在武皇后时期,毕竟李治皇帝病重期间。
她不过是一个制诰官的身份。(相当于书记处首席秘书)
此后她嫁给李显,脸上不会因为有字而很丑么?其实黥面就看给不给足够的钱了。
给钱多,给刺青的字不久就渐渐变淡没有了。不给钱这个字就大得可以整个遮面的地步。
居然还能这样的?人一旦为了利益,什么事都能刻意为之。
我看到的上官婉儿并不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那一般书香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