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文渊阁

加入书签


    文渊阁藏于皇宫深处,当初建造之时也是花费了好些心思。

    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六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阁楼安全。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三千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初始,一帮子开国功勋受迫于帝王的威压,认命的选择在这里养老,每天遛狗逗鸟,活的也算滋润无比,只是时间一长,随着老帝王年事渐高,这帮功勋又觉得这种生活,没有在朝堂上指点春秋来的快乐,开始起了花花心思。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老帝王一生卓绝不凡,眼神却不太明光,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弄了个蠢笨无比的孩子接任帝位。

    对于文渊阁的风波暗涌,老帝王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奈何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也只能将后来事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老帝王的九儿子,也就是接任皇帝的这位,在大夏王朝的历史上绝对是数得上号的大人物,甚至比开国的这位都要出名几分,在文渊阁门前的几座雕像,就有一座是他的。

    老帝王撒手人寰,这位叫做王补洋的皇帝,在自己老爹的坟前痛哭三天,哭的昏天黑地不能自拔,终于在一帮大臣的劝解下回过了神。

    沐浴为冠,祭祀天地,大赦天下,一套流程走下来,初登大宝的王补洋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夏王朝,而立半秋,感念天地之恩,袍泽支助,遂起文渊,已正天罡!”

    意思很简单,你们一帮子文渊阁功勋做了很大贡献,无良老爹忘了你们,我这个当皇帝的却不能忘,从今天起,你们全都给我上朝来,用你们这帮老骨头,给我发挥余热,添砖加瓦。

    一道圣旨传出,满堂哗然,几个正气凛然的老臣,当场就要碰死在这个大殿上。

    王补洋摆了摆手,那意思,你们随意。

    几个老臣,心中七上八下,碰吧,受伤的是自己,不碰吧,以后这张老脸往哪搁?

    其中一个姓于的老臣有些气不过,试探的就往柱子上一撞,说来也是巧了,正好磕在了四方柱子的楞檐上,鲜血直流,这不轻不重的一撞,竟把自己的老命给撞没了。

    这显然不是一次成功的碰瓷,姓于的老臣不光平白无故的搭了性命,就连自己的族人,也被王补洋找了个理由,驱逐出了东都。

    “谁还有所异议?”

    王补洋冷眼一扫,台下众人都是一个哆嗦,赶忙摇头。

    圣旨传出,不几日,整个大夏王朝人人皆知。

    而在文渊阁里,一众功勋聚到一起,盘算着如何揭竿而起,把这个东都搅他个天翻地覆,一个中年男子急吼吼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诸位,圣旨到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脸的鄙夷的说道:“哼,那个小皇帝说了什么?难道还想把我等赶出这文渊阁不成?”

    “额……皇帝让咱们参政……”

    “哼,明日就联系邺城总兵,等等,你说啥?”

    “参政啊……”

    一帮子功勋老头大眼瞪小眼的对视许久,一个个老脸一挎,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苍天有眼呐……”

    “有生之年,终于可以看看文华殿模样了……”

    “王补洋这孩子有出息,当年我还抱过他来着……”

    “那个,诸位……打扰一下,这反咱还造吗?”中年男子看着众人疯癫模样,有些受不太了,赶紧问了一句。

    “嗯?这人是谁?为何出现在这文渊阁之中?”

    “刚才我听到了什么?此人想要造反?来人啊,将他抓起来!”

    “贼子,吃老夫一脚!”

    “哎吆,老夫的腰……”

    …………

    有了权利,文渊阁渐渐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千多年后的今天,文渊阁已经成了大夏王朝权力枢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