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杯海山水经 下-第2/2页

加入书签
    农天一根据其意把它归纳为:一个人饮茶为“神”,两个人饮茶为“胜”,三四个人饮茶为“趣”,五六个人以上则为“喧”,即是吵闹和喧杂的意思。因此,品茶不宜人多。

    农天一是这样理解的,所以他跟学生讲道:

    一个人品茶时,精神易于集中,情感也容易随着四溢芳菲的茶香而得以升华,庄子的《知北游》中写到:“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因此,才有人称之为“独品得神”。

    二人对啜称之为“胜”,表达了一种意境,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与知己一起品茗,推心置腹,倾诉衷肠,心有灵犀,无穷情趣,尽在其中。

    三四人饮茶为“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几位知心的朋友品茗,相互交流,沟通思想,启迪心智,调侃人生,互通友晤,取长补短,则受益匪浅。

    五六人以上不是不可,但要忌杂,只要是朋友在一起志趣相投,一样可以品茗论弈,啜饮抒怀,尽享美味。

    其实大多品茶人追求的都是一种意境。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云:“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中国茶艺要求品茶时要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四境具美。以求意趣盎然,情景交融,茶人合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农天一认为饮茶不外乎有两种喝法:一是解渴,二是品茗。解渴,就是口渴了,并不需要任何方法、理由和环境的情况下,随意喝上一杯爽口的茶水,一般都是一饮而下,以达到解渴的目的。这是一般人常见的行为。

    品茗则不同于解渴,它要求品茶人用心去感受,细细的品,慢慢的尝,每种茶叶都有它独特的韵味。不同的季节、产区、人群,对茶的要求也不同,品茶的受益程度自然也不同。

    所以农天一说,茶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在,且好处多多,趣味多多。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