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节奏,相对于经历过高三炼狱般魔鬼训练的人来说,仿佛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那可是天壤之别。314宿舍的女孩子们都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早餐无规律地减免了,午休无条件地自我延长了,下午的时间自由化了。
因为,各个系的主课全在上午,下午除了选修课,基本上是自习。机电系也不例外,而且有些公共主课,不分专业合在一起上大课,一个阶梯教室一百多人一起上课,可想而知,每个学生的压力指数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成反比。
如果不是冯依然坚持每天下午到教室自习,黄玲估计也不会有多大的自制力抵抗慵懒。
“依然,今天下午对我来说,收获特别大,预习了高数,作完了英语作业。如果不听你的,我估计现在又在宿舍吃后悔药呢。”
“就是,晚上保证你能早点睡觉,做个好梦。走,和我一起取信去。”
“依然,你可真能沉住气,天天拉我陪你取男朋友的信,快给我说说他呗。我家石磊,国庆节就来咱学校看我了,我可都让你见真人了,你还对我保密?”黄玲挎着依然的胳膊,亲密地拉近依然,靠着近乎打听她的秘密。
“真的,你男朋友敢来学校找你?”
“他非要来,偷偷的。”
“我的他,可不行。他是飞行预备学校的,不可能出来-----”
“飞行员?”黄玲吃惊地尖叫一声,然后羡慕地说,“那他一定很帅吧?他叫什么呀?照片总可以让看看吧?”
飞行预备学校,远不是任何普通高校所能比的,他们实行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要求严格,竞争残酷。
进了预校,并不是进了保险箱,随着体能的训练和测试,部队会随时根据学员的成绩,进行淘汰或者转入其它的军校,那些苛刻的标准让每一个学员都紧紧绷着那根弦,杨英明更不例外。
然而,在女孩子的眼里,对飞行员可能更多的只是羡慕和敬佩,对这些实际情况可能知之甚少。
每天,枯燥的生活方式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过后,唯一能带给学员安慰的,就只有利用星期天的自由时间,给家里写信了。
“黄玲,你可别给我瞎宣传啊,部队不允许预备学员谈恋爱。”
“我不瞎说,可是你掌管着咱班邮箱的钥匙,一天两趟地往这儿跑,都成班里的邮递员了,你以为大家看不出来呀。”
“杨英明说了,部队允许学员写家书,情书属于家书的一种,所以情书恋情,并不违反规定。“
“哈哈,他这是严重的狡辩,绝顶的聪明。”
“你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可没有早恋啊。哪象某些同志,高二就开始了。”两个女孩子嘻笑打闹着向前追着跑了一段,然后又慢下来。
“说真的,黄玲,就在高考结束的第二天。那天再去学校,我觉得教室就象座宫殿,美丽而令人神往,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过后,我们只单独见过一次,也许两年之内我们也不会再见面。”
“啊?只见过一次面?那你们的恋爱有点柏拉图呀?”
冯依然抬头看看了天空,自言自语地说,“是啊,但谁能无视蓝天和白云的美丽,谁不幻想天空的深邃和奥秘,谁又能抵挡在蓝天上翱翔的他呢,何况,鸿雁传书、笔尖传情、寄语明月------自古以来都散发着淑女的味道。两情相悦,岂在朝暮?”
“太感人了,和你们比起来,我和石磊,太俗不可耐了。“
“哈哈,你不觉得我酸呀。黄玲。“冯依然打趣地自嘲着。
杨英明的信确实写得很勤,基本上一星期一封,有时候一连写两封,写他的部队生活,写他们的文化课,写他的体能训练,更多是他的相思柔情。冯依然也一样,班里的那个小邮箱,几乎成了她业余生活的全部寄托,收到每封信她都会回信,看到他的进步和成绩,为他欣喜和骄傲,看到他的刻苦和劳累,也为他感到神伤。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