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快乐学辩

加入书签


    “嘉兄,这天做了这么多助人助物的事,我都快乐得想要疯掉了,如果来学习一下午,不知效率该有多高。

    “小若若真懂事,好吧,为兄乐意任教,先来学一会《论语》吧。”

    嘉树教读了《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音‘意’)篇第三》,重点详解了以下难句,两人还进行了有趣的思辩。

    理解“弟子,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后,杜若觉得跟着有才又有福气的姐姐,自己非常幸运。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杜若觉得“贤贤易色”很难理解。

    “意思是孔子奉劝世人把爱好美色的心换成爱好尊贵优秀的品德,因为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唯有高尚的情操才可以散发持久的芬芳。”经过姐姐的点拨,灵儿茅塞顿开。

    读过“君子不重,则不威。”之后,杜若奇怪地问:“君子都长得很胖吗?”

    “我的小若若,我华夏的国学博大精深,以后不能望文生义。

    此语的意思是君子如果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与之相关的名言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你理解‘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吗?”

    “这句简单,孔子是靠温和的语气,善良的心性,恭敬的态度,节俭的做派,谦让的度量求得自己的功名利禄的。”杜若高兴地说道。

    “太棒了!怪不得有几句话这样说来着:‘礼让一寸,得礼一尺。’‘永不向权贵低头,但要摘帽为礼。’‘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礼貌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俭开福源,奢起贫兆。’‘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如果你善良的话,你可能比君主更快乐。’‘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嘉树沉思了一会儿后,总结道:“注重礼貌礼节并没有让我们失去什么,却能让我们得到许多东西。”

    “嘉兄,我明白了以后在待人接物上,该怎么做。”杜若郑重地说道。

    理解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之后,杜若马上辩驳道:“这是什么道理?连饭都吃不饱,成天流浪或者睡觉时屋漏如注,还当什么君子呀?”

    “此语我也有同感,孔子自己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如果追求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吧。类似于李白所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还说过:‘君子不忧不惧。’假如夏天的暴雨实在凶猛,将房屋快要淋垮了,还能镇定自若不忧不惧吗?既然‘敏于事’那就赶紧逃命为首要之事,所以说‘居无求安’未必是好事,再说,生活的理想,就是要追求理想幸福的生活,类似于李白所言:‘我辈岂是蓬蒿人。’”

    “若若,你知道他的得意弟子颜回是怎么死的吗?”嘉树面露忧戚。

    “你没告诉过我。”杜若答道。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说读书学习,极度消耗脑细胞,比体力劳动辛苦多了,吃不饱饭,睡不好觉,连沸水也未能喝上,肯定容易患上寄生虫病,长期营养不良,贫病交加,能活得长久吗?这样的君子到底幸不幸福呢?”嘉树悲天悯人地叹道。

    “可怜的颜回呀,你被老师害惨了呀,可怜的古代读书人。”杜若也对前辈的命运充满同情。

    学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思无邪”“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后,嘉树高兴地对杜若说:“小若若,你比孔圣人还要幸运,你十二岁就开始跟我游历神州学习文化了,可要珍惜每个学习机会哦。”

    “是,长兄。”杜若施礼认真说道。

    学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之后,杜若触景生情,想起父母不禁黯然神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