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公孙上天-第2/3页

加入书签
    袁绍在冀州时虽然不得民心,但很得官心,尤其中下层官吏,对他一直很支持,而且他对地方土著豪门安抚的也不错。袁绍败走青州后,公孙瓒和李轨瓜分了冀州,其中大部分郡县落在公孙瓒的手里。

    公孙瓒对这些土著豪门采取高压政策,政治上打击,经济上摧残,在公孙瓒的压制下,这些人敢怒不敢言,心里的怨气出不来,久而久之人就变态了。

    李轨驱逐公孙瓒后,一时无暇安抚地方,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策略,施政相对宽松,这些人错把李轨当成软柿子,可劲的捏,表达意见时简单粗暴,完全不顾李轨的感受。

    李轨事后检讨,果然世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若是自己一开始就延续公孙瓒的高压政策,现在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呢。

    冀州的天空一定是祥和的,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群中肯定多了许多心理变态者。

    这些人留在地方早晚必成祸害

    如此看,自己原本也没做错什么,长痛不如痛一次。

    让他们自己爆发出来,就像脓包一样,让它蓄满了脓水然后一次性挤破。

    赵云已经从兖州撤回了魏郡,军队很疲惫,需要休整一段时间。

    平叛的事可以先压一压,李轨现在需要立即巡视幽州,决定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是如何处置公孙瓒党羽的问题。

    公孙瓒和他的家人大都在易京楼化成了灰烬,死党殉葬者也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党羽逍遥法外。

    他们有的已经做了李轨的阶下囚,譬如严纲,有的还在外面得瑟。

    怎么处置他们呢,李轨给了一个原则,叫“冥顽不化者,严惩,洗心革面者,不问。”

    公孙瓒为什么会死,因为他反抗朝廷,所以他是恶的,公孙瓒之外,那些鼓吹对抗朝廷分裂国家的人都是恶人,恶人就必须得死。

    而那些已经或正在幡然悔悟的人则可以放他们一马,譬如大将严纲,他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这么些年来助纣为虐的荒唐和罪恶,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效忠朝廷,为朝廷出力。

    李轨以皇帝的名义特赦了他。

    而那些冥顽不化者就必须去死,譬如田楷,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大骂李轨不忠不义,所以就被李轨给杀了。

    至于公孙瓒的亲随近侍们,虽然他们也想洗心革面,但没人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没办法,他们都太有钱了。

    公孙瓒有三个结拜兄弟:刘纬台、李移子、乐何当。

    贫贱之交,多少年了,不管公孙瓒混到了哪一步,哥们情义永不变色。

    这三人借着公孙瓒的势力垄断盐铁、皮毛生意,大肆敛财,个个都是富可敌国,粗略估计幽州财富至少有四成在他们手里。

    这样的人你赦免了他,将士们能答应吗

    三人被冠以叛国通敌的罪名处死,人头悬挂在城头示众,家产充公,家眷贬为官奴。

    数十年的营聚一朝成空,身死名灭,沦为笑柄。

    李轨很喜欢刘纬台一处位于北城的宅子,负责抄家的官员就把房契送了过来。李轨道:“这样不好,公是公,私是私,我不能带头假公济私。你把这宅子挂出去拍卖,价高者得,该多少钱我出。”

    官员喏喏,挂牌拍卖,人们得知是丞相中意的东西,谁人敢来凑热闹

    最终李轨以三千钱的价格购入,

    又花了三万钱进行了改造,然后作为自己在幽州的别院。

    得知丞相在幽州置别院,众人也纷纷置地建房,催动幽州房价一日千里。得到实惠的土著们十分欢喜,诚心拥戴李丞相。幽州民心归附,世道大定。

    在这之后,李轨又参观了常平镇,在他离开后的这么长时间里,公孙瓒一开始对常平镇还能做到秋毫无犯,但很快就开始打压,只是顾忌李轨的颜面用的都是阴招,李轨见招拆招,所以直到两家正式翻脸前,这个地方都处在李轨的掌控中。

    在两家正式开战后,公孙瓒派白马义从攻打常平镇,围攻了三天三夜才拿下镇子。公孙瓒十分恼怒,就在镇子里放了一把火,常平镇四分之三的房子被烧毁,镇子里的百姓流离失所,繁华盛景一夜间就成了回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