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借机把宫廷的警卫权给夺了过来,他的中军替代禁军暂时担负起皇宫的警卫任务。
然后他授意凌嵘和周府另行组建一支禁军以拱卫皇室的安全。
至于羽林卫嘛,可以保留,但只能让他们充当仪仗队,在节日庆典时出来亮个相,其他时候该干嘛干嘛去。
宫里的警卫和皇帝的随扈就不必他们操心了。
毕竟一支连小商小贩都看不住的禁军你还能指望他们干嘛。
新禁军很快就组建完毕,一共有两千两百人,队以上军官都由李轨都亲自考察、审定,这些军官绝大部分来自内军,部分来自长安武备学堂。
长安武备学堂就是最初的襄平武备学堂,后来的太原武备学堂。
李轨迁到长安以后,这个学校也整体搬迁过来。
李轨为新建禁军颁授军旗,命名为虎贲营,设六校尉,领军校尉胡靖,其他五校尉也都是一时才俊,其中一个是李轨亲自选定的,叫谭延,早前在走马河畔驻防,李轨对这个人印象不错,擢拔为禁军校尉。
虎贲营接管皇宫警卫后,原有的羽林卫则被陆续调出京城,布防在畿辅近郊,未得皇帝和丞相、太尉的联署军令不得进城。
自这以后刘协安静了不少,该上朝的时候上朝,该接见官员的时候接见官员,该睡觉睡觉,该造人造人,爱干嘛干嘛。
文丑部休整了一个月后,主动请缨,请求再伐上郡。
李轨同意。
八千精锐立即北上。
大军刚到高奴县,就传来了华雄孤军大破上郡六族的消息。
华雄以三千老弱击溃上郡陈、刘、王三族联军两万,占领了郡治肤施县,俘虏了陈、刘、王三家家主。
上郡六家战败之后,依附他们的张坤成了丧家之犬,已经沦为盗匪。
原来华雄接替文丑主持北方战场后,深感兵力不足,无力对抗上郡六家和张坤,坚守走马河终难逃一败,到时候就算李轨愿意保他,一个败军之将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他兵行险招,率三千军马渡河进入上郡,隐匿行踪,在大山里藏了一个多月。
早前文丑大兵压境,六家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松懈。
后来文丑奉调西征,李轨的重心逐渐南移,上郡六家面临的压力消失。
这六家都是地方土著势力,在地方经营多年,根扎的很深。他们趁着李轨与李傕、郭汜激战河东之际,驱逐了太守占据了上郡。
六家势均力敌,谁当头大家都不服,所以最后推举了出身梁家,却一直在朝廷做官、董卓弄权后辞官回乡的梁成祥为太守。
这个时候六家的野心还不大,只是想凭借着险恶的地形割据地方,最大化的实现家族利益。
因为上郡地理偏僻,境内地形复杂,与外部交流较少。六家的真实情况,互相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真实目的外界一直知之甚少。
所以导致了文丑第一次北伐半途而废。
这一来六家的野心就膨胀了起来。
他们屡次派人窥探李轨的虚实,准备兵发长安,干一票大的。
这一来华雄的压力很大,逼着他兵行险招,不报而行,擅自渡河北上,然后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华雄的失踪让整个长安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实际上正是华雄所希望的。
上郡六家在长安安插有自己的眼线,他们传回华雄失踪的消息,上郡六家心里很清楚华雄并没有来投靠他们,他们揣测华雄是不想给文丑顶缸自己跑了。
这一判断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野心。
不过太守梁成祥还算冷静,他怀疑华雄的失踪是另有阴谋,所以一直压着六家不让轻举妄动。
但他虽然是太守,却并没有真正的实力,威望也没有大到号令六家的地步,所以很快六家内部就开始分裂,较为激进的陈、刘、王三家叫嚣着要南下攻打长安,活捉李轨,由他们来把持朝政,而较为温和的梁、赵、李三家则反对轻举妄动,保存实力,割据地方,保护既有利益不受损失。
六家的矛盾越来越大,终于闹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然后他授意凌嵘和周府另行组建一支禁军以拱卫皇室的安全。
至于羽林卫嘛,可以保留,但只能让他们充当仪仗队,在节日庆典时出来亮个相,其他时候该干嘛干嘛去。
宫里的警卫和皇帝的随扈就不必他们操心了。
毕竟一支连小商小贩都看不住的禁军你还能指望他们干嘛。
新禁军很快就组建完毕,一共有两千两百人,队以上军官都由李轨都亲自考察、审定,这些军官绝大部分来自内军,部分来自长安武备学堂。
长安武备学堂就是最初的襄平武备学堂,后来的太原武备学堂。
李轨迁到长安以后,这个学校也整体搬迁过来。
李轨为新建禁军颁授军旗,命名为虎贲营,设六校尉,领军校尉胡靖,其他五校尉也都是一时才俊,其中一个是李轨亲自选定的,叫谭延,早前在走马河畔驻防,李轨对这个人印象不错,擢拔为禁军校尉。
虎贲营接管皇宫警卫后,原有的羽林卫则被陆续调出京城,布防在畿辅近郊,未得皇帝和丞相、太尉的联署军令不得进城。
自这以后刘协安静了不少,该上朝的时候上朝,该接见官员的时候接见官员,该睡觉睡觉,该造人造人,爱干嘛干嘛。
文丑部休整了一个月后,主动请缨,请求再伐上郡。
李轨同意。
八千精锐立即北上。
大军刚到高奴县,就传来了华雄孤军大破上郡六族的消息。
华雄以三千老弱击溃上郡陈、刘、王三族联军两万,占领了郡治肤施县,俘虏了陈、刘、王三家家主。
上郡六家战败之后,依附他们的张坤成了丧家之犬,已经沦为盗匪。
原来华雄接替文丑主持北方战场后,深感兵力不足,无力对抗上郡六家和张坤,坚守走马河终难逃一败,到时候就算李轨愿意保他,一个败军之将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他兵行险招,率三千军马渡河进入上郡,隐匿行踪,在大山里藏了一个多月。
早前文丑大兵压境,六家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松懈。
后来文丑奉调西征,李轨的重心逐渐南移,上郡六家面临的压力消失。
这六家都是地方土著势力,在地方经营多年,根扎的很深。他们趁着李轨与李傕、郭汜激战河东之际,驱逐了太守占据了上郡。
六家势均力敌,谁当头大家都不服,所以最后推举了出身梁家,却一直在朝廷做官、董卓弄权后辞官回乡的梁成祥为太守。
这个时候六家的野心还不大,只是想凭借着险恶的地形割据地方,最大化的实现家族利益。
因为上郡地理偏僻,境内地形复杂,与外部交流较少。六家的真实情况,互相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真实目的外界一直知之甚少。
所以导致了文丑第一次北伐半途而废。
这一来六家的野心就膨胀了起来。
他们屡次派人窥探李轨的虚实,准备兵发长安,干一票大的。
这一来华雄的压力很大,逼着他兵行险招,不报而行,擅自渡河北上,然后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华雄的失踪让整个长安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实际上正是华雄所希望的。
上郡六家在长安安插有自己的眼线,他们传回华雄失踪的消息,上郡六家心里很清楚华雄并没有来投靠他们,他们揣测华雄是不想给文丑顶缸自己跑了。
这一判断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野心。
不过太守梁成祥还算冷静,他怀疑华雄的失踪是另有阴谋,所以一直压着六家不让轻举妄动。
但他虽然是太守,却并没有真正的实力,威望也没有大到号令六家的地步,所以很快六家内部就开始分裂,较为激进的陈、刘、王三家叫嚣着要南下攻打长安,活捉李轨,由他们来把持朝政,而较为温和的梁、赵、李三家则反对轻举妄动,保存实力,割据地方,保护既有利益不受损失。
六家的矛盾越来越大,终于闹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