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信玄鼓励部下向他推荐人才,一经考核成功立刻委以重任,故而他们采用推荐的形式为信玄增加人才,因此信玄麾下多了马场信武、工藤左卫门、山县源四郎、板垣信形、甘利虎太等诸多来自于和之国武士。
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有老成持重的智谋之士,也有年轻敢斗的勇武之士,他们被信玄的政策和人格魅力吸引而来,并如同家臣对主君一样誓死效忠,是以信玄对甲州的统治十分轻松而稳固。
因此,他们这批年轻武士也被岛民们称为「信玄二十四将」,活跃在水稻岛的各个城镇参与管理大小事务,他们的到来也为本就高速发展水稻岛增添了一股活力。
人才的到来加速了水稻岛的发展,水稻岛全境的建筑、食品、化工等各个产业都在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归属感也得到极大提升。
南部因农业和矿业以及船舶建造等产业成为经济中心,并在「月光米」的产地鱼沼平原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城堡,名为「春日山城」,意为「在四季如春的南方如同高山一般屹立不倒的巨城」。
它位于鱼沼平原中部,高大雄伟,是南部的地标建筑,也是其高速发展的象征。此外,为了方便信玄视察南部并居住,城中还建立了「春日御馆」作为信玄的居住的别馆。
北方地区也不例外,它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及作为治所饭团镇的所在地而成为水稻岛的政治、文化中心。
因水稻岛被称为「甲州」因而饭团镇也被称为「甲府」,但因为托特兰王国还有「甜蜜都市」这一国都,信玄将其改称为「古府」,以示对女王的尊敬。
为了显示自己的中心地位,北方也建立了一座不输于南方「春日山城」一般的雄城,它位于古府中心地带,因此被称为「古府城」,它由原来的大臣居所改造扩建而来,是一座极其雄伟的大城堡。
城内也有相对于「春日御馆」而建立的「古府御馆」,御馆前方的大道两侧栽满杜鹃花。因此信玄将其改名为「踟蹰崎馆」,意为「地处要害开满杜鹃花的公馆」。以此显示北方的发展速度不输南方。
而因改革获得飞速发展的中部同样不甘示弱,它虽然地处内陆,但与南方也一样也是农业、林业以及畜牧业混合发展,经过一系列政策扶持也获得了长足进步。
他们也在计划建立一所巨城,但因为发展时间较短,财力有限,因此并未建成雄城,但在中部岛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建立了一座小城,并将其命名为「深志城」意为“志向深远”。
而年仅16岁的信玄也因这两座雄城中的别馆而被岛民们称为「御馆大人」或「馆主大人」。对此信玄并不在意,他只在乎他的领地发展是否顺利,毕竟他需要更多资本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不过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部地区多达86%的山地以及丰沛的降水带来了山洪和水灾,使北方本就不多的耕地变得更加稀少。因此信玄将南方的粮食调入北方救灾并且建筑了堤坝抵挡水灾侵害,它被称为「信玄堤」。
另外,为了防止灾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抬头,通过囤积粮食牟取暴利,信玄颁布法律,严打哄抬粮价的商人,并将斗和秤等计量工具全部改良,「信玄斗」和「信玄秤」应运而生,由此彻底解决了哄抬粮价等一系列灾后问题。甲州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另外,由于北方地区作为水稻岛的政治、文化中心,加之首府饭团镇坐落于此并更名古府,因此北方地区也就占据了女王所赐予的「甲」这一称号,将水稻岛北方称之为「甲州地方」。
而高速发展的南方地区同样不甘示弱,他们想要获取荣誉,但是他们不会去争夺他人赏赐的称号,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十分富裕,加之便利的交通与航海优势,南方决心超越北方,便自称为「越州」,意为超越甲州。
但由于信玄的存在,使得甲州与越州形成了在竞争之中发展而不失和谐的良性循环状态,因此水稻岛又被称为「甲信越地方」意为甲州和越州在信玄的领导下蓬勃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有老成持重的智谋之士,也有年轻敢斗的勇武之士,他们被信玄的政策和人格魅力吸引而来,并如同家臣对主君一样誓死效忠,是以信玄对甲州的统治十分轻松而稳固。
因此,他们这批年轻武士也被岛民们称为「信玄二十四将」,活跃在水稻岛的各个城镇参与管理大小事务,他们的到来也为本就高速发展水稻岛增添了一股活力。
人才的到来加速了水稻岛的发展,水稻岛全境的建筑、食品、化工等各个产业都在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归属感也得到极大提升。
南部因农业和矿业以及船舶建造等产业成为经济中心,并在「月光米」的产地鱼沼平原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城堡,名为「春日山城」,意为「在四季如春的南方如同高山一般屹立不倒的巨城」。
它位于鱼沼平原中部,高大雄伟,是南部的地标建筑,也是其高速发展的象征。此外,为了方便信玄视察南部并居住,城中还建立了「春日御馆」作为信玄的居住的别馆。
北方地区也不例外,它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及作为治所饭团镇的所在地而成为水稻岛的政治、文化中心。
因水稻岛被称为「甲州」因而饭团镇也被称为「甲府」,但因为托特兰王国还有「甜蜜都市」这一国都,信玄将其改称为「古府」,以示对女王的尊敬。
为了显示自己的中心地位,北方也建立了一座不输于南方「春日山城」一般的雄城,它位于古府中心地带,因此被称为「古府城」,它由原来的大臣居所改造扩建而来,是一座极其雄伟的大城堡。
城内也有相对于「春日御馆」而建立的「古府御馆」,御馆前方的大道两侧栽满杜鹃花。因此信玄将其改名为「踟蹰崎馆」,意为「地处要害开满杜鹃花的公馆」。以此显示北方的发展速度不输南方。
而因改革获得飞速发展的中部同样不甘示弱,它虽然地处内陆,但与南方也一样也是农业、林业以及畜牧业混合发展,经过一系列政策扶持也获得了长足进步。
他们也在计划建立一所巨城,但因为发展时间较短,财力有限,因此并未建成雄城,但在中部岛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建立了一座小城,并将其命名为「深志城」意为“志向深远”。
而年仅16岁的信玄也因这两座雄城中的别馆而被岛民们称为「御馆大人」或「馆主大人」。对此信玄并不在意,他只在乎他的领地发展是否顺利,毕竟他需要更多资本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不过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部地区多达86%的山地以及丰沛的降水带来了山洪和水灾,使北方本就不多的耕地变得更加稀少。因此信玄将南方的粮食调入北方救灾并且建筑了堤坝抵挡水灾侵害,它被称为「信玄堤」。
另外,为了防止灾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抬头,通过囤积粮食牟取暴利,信玄颁布法律,严打哄抬粮价的商人,并将斗和秤等计量工具全部改良,「信玄斗」和「信玄秤」应运而生,由此彻底解决了哄抬粮价等一系列灾后问题。甲州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另外,由于北方地区作为水稻岛的政治、文化中心,加之首府饭团镇坐落于此并更名古府,因此北方地区也就占据了女王所赐予的「甲」这一称号,将水稻岛北方称之为「甲州地方」。
而高速发展的南方地区同样不甘示弱,他们想要获取荣誉,但是他们不会去争夺他人赏赐的称号,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十分富裕,加之便利的交通与航海优势,南方决心超越北方,便自称为「越州」,意为超越甲州。
但由于信玄的存在,使得甲州与越州形成了在竞争之中发展而不失和谐的良性循环状态,因此水稻岛又被称为「甲信越地方」意为甲州和越州在信玄的领导下蓬勃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