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殿下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要想安邦定国,手里没有兵权不行啊!”杨元芷长叹一口气,指着侍立在一边已许久的秋仪之说道,“殿下可知此人是谁么?”
郑昌斜着眼睛看秋仪之穿了一身整洁却并不华贵的衣裳,面目倒是蛮清秀,只是脸上没有半点常见的谄媚或者害怕的表情,反而带有一丝令人不快的倨傲。
郑昌见了,心中不快,又兼今日一早被老师训斥一顿正无处发泄,便正好拿秋仪之出气,道:“学生正要问呢。这是哪里来的粗人,一点规矩不懂,到了我这皇子府邸连刀都不解。要不是看着老师的面子,也不需本宫说话,下人早把他打出去了。”
秋仪之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郑昌方才几句话要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他早就反唇相讥了。但今日他倒不是害怕郑昌的崇高身份,而是身负义父交代的重任,又碍着老丞相的面子,只好强忍着一肚子的火,低头默不作声地站在一边。
杨元芷听了郑昌的话,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却再没有力气发怒,只侧躺在软塌上说道:“殿下不能这么说话,要有礼贤下士的气度。这位是幽燕王爷的义子,名字叫秋仪之的,正有一封王爷的亲笔书信要带来给殿下。”
秋仪之听老丞相这么说,顺势从衣袖之中取出一封书信,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只双手递给郑昌。
郑昌见秋仪之还是这般无礼,愤怒又增加了几分,满脸的肥肉也都似乎凝固成一团,鼻孔里“哼”了一声道:“什么义子?不就是个传递书信的信差吗?”说罢几乎是劈手夺过一般接过秋仪之手中的书信。
他拿了信封,也不拿裁纸刀从封口处划开,而是用肥嘟嘟的胖手“斯拉”一声撕开,抽出其中的书信慢慢阅读起来。读着读着,方才满脸凝固的脂肪慢慢溶解开来,嘴角也挂上了笑容,最后两只本来就不怎么大的眼睛已然眯成了一条线,深深埋在眼眶之中,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看清宣纸上幽燕王郑荣的亲笔字迹。
一直读到最后,郑昌终于长舒一口气,又带着满脸的微笑,捡着信中重要的段落重新看了几遍。他这才放下书信,满脸堆笑地望着秋仪之问道:“信中所写,可是皇叔的本意?”
秋仪之见郑昌这样喜怒不定,便故意逗他一逗,反问道:“在下不过是个跑腿的而已,王爷的书信并不敢拆开阅读,怎么知道其中所写的内容呢?”
于是郑昌重又拿起信纸,将郑荣对自己的寒暄、遇到弹劾时候的惶恐、对朝局的担忧,以及其中最重要的鼎力支持自己争取太子名位的表态,都不厌其烦地复述了一遍。
这些内容秋仪之当然明白,而且不仅知道义父最后的态度,就连其中决策的过程也都清清楚楚,却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道:“我义父说话,向来言出必行,从来没有食言的时候。又况且信中提及的是如此重大的事件,又岂能儿戏,殿下尽管放心!”
郑昌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两只小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直线,扬着嘴角说道:“既有皇叔的支持,那本宫心里也就多了几分底气。哦……”他似乎想起了些什么,道,“这位公子原来就是皇叔的义子啊。既如此,那也称得上是本宫的义弟了,侍立在这里实在是不妥,还请坐着说话吧。”
秋仪之见郑昌空有一个皇长子的身份,却不像幽燕王长子郑鑫那样城府深厚、也不像次子郑森一般勇武直爽、更没有尉迟良鸿那般冠绝天下的武功气度,比起同自己最要好的三哥郑森更是没有一处能望其项背的,真是一点也不想跟他称兄道弟。他心里这么想,口中却万万不能这么说,却道:“在下不过是区区一介草民,哪有在殿下面前坐着的道理?”
郑昌听秋仪之这么说,虚荣心得到了莫大的满足,早换了一副嘴脸道:“公子自幼跟着皇叔出兵放马,前些日子好像还统兵南下平叛,立了不少战功,本宫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碍着朝廷制度,没有功名身份,将来大事已定之后,本宫必将破格提拔!”
秋仪之听了,赶紧躬身谢恩。心里却想:义父和师傅老是说我为人不够稳重,可这皇长子当皇帝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居然已在盘算着论功行赏了,言语之中竟然比我轻浮了不止十倍,若是生在幽燕王府还不天天被义父师傅斥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郑昌斜着眼睛看秋仪之穿了一身整洁却并不华贵的衣裳,面目倒是蛮清秀,只是脸上没有半点常见的谄媚或者害怕的表情,反而带有一丝令人不快的倨傲。
郑昌见了,心中不快,又兼今日一早被老师训斥一顿正无处发泄,便正好拿秋仪之出气,道:“学生正要问呢。这是哪里来的粗人,一点规矩不懂,到了我这皇子府邸连刀都不解。要不是看着老师的面子,也不需本宫说话,下人早把他打出去了。”
秋仪之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郑昌方才几句话要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他早就反唇相讥了。但今日他倒不是害怕郑昌的崇高身份,而是身负义父交代的重任,又碍着老丞相的面子,只好强忍着一肚子的火,低头默不作声地站在一边。
杨元芷听了郑昌的话,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却再没有力气发怒,只侧躺在软塌上说道:“殿下不能这么说话,要有礼贤下士的气度。这位是幽燕王爷的义子,名字叫秋仪之的,正有一封王爷的亲笔书信要带来给殿下。”
秋仪之听老丞相这么说,顺势从衣袖之中取出一封书信,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只双手递给郑昌。
郑昌见秋仪之还是这般无礼,愤怒又增加了几分,满脸的肥肉也都似乎凝固成一团,鼻孔里“哼”了一声道:“什么义子?不就是个传递书信的信差吗?”说罢几乎是劈手夺过一般接过秋仪之手中的书信。
他拿了信封,也不拿裁纸刀从封口处划开,而是用肥嘟嘟的胖手“斯拉”一声撕开,抽出其中的书信慢慢阅读起来。读着读着,方才满脸凝固的脂肪慢慢溶解开来,嘴角也挂上了笑容,最后两只本来就不怎么大的眼睛已然眯成了一条线,深深埋在眼眶之中,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看清宣纸上幽燕王郑荣的亲笔字迹。
一直读到最后,郑昌终于长舒一口气,又带着满脸的微笑,捡着信中重要的段落重新看了几遍。他这才放下书信,满脸堆笑地望着秋仪之问道:“信中所写,可是皇叔的本意?”
秋仪之见郑昌这样喜怒不定,便故意逗他一逗,反问道:“在下不过是个跑腿的而已,王爷的书信并不敢拆开阅读,怎么知道其中所写的内容呢?”
于是郑昌重又拿起信纸,将郑荣对自己的寒暄、遇到弹劾时候的惶恐、对朝局的担忧,以及其中最重要的鼎力支持自己争取太子名位的表态,都不厌其烦地复述了一遍。
这些内容秋仪之当然明白,而且不仅知道义父最后的态度,就连其中决策的过程也都清清楚楚,却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道:“我义父说话,向来言出必行,从来没有食言的时候。又况且信中提及的是如此重大的事件,又岂能儿戏,殿下尽管放心!”
郑昌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两只小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直线,扬着嘴角说道:“既有皇叔的支持,那本宫心里也就多了几分底气。哦……”他似乎想起了些什么,道,“这位公子原来就是皇叔的义子啊。既如此,那也称得上是本宫的义弟了,侍立在这里实在是不妥,还请坐着说话吧。”
秋仪之见郑昌空有一个皇长子的身份,却不像幽燕王长子郑鑫那样城府深厚、也不像次子郑森一般勇武直爽、更没有尉迟良鸿那般冠绝天下的武功气度,比起同自己最要好的三哥郑森更是没有一处能望其项背的,真是一点也不想跟他称兄道弟。他心里这么想,口中却万万不能这么说,却道:“在下不过是区区一介草民,哪有在殿下面前坐着的道理?”
郑昌听秋仪之这么说,虚荣心得到了莫大的满足,早换了一副嘴脸道:“公子自幼跟着皇叔出兵放马,前些日子好像还统兵南下平叛,立了不少战功,本宫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碍着朝廷制度,没有功名身份,将来大事已定之后,本宫必将破格提拔!”
秋仪之听了,赶紧躬身谢恩。心里却想:义父和师傅老是说我为人不够稳重,可这皇长子当皇帝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居然已在盘算着论功行赏了,言语之中竟然比我轻浮了不止十倍,若是生在幽燕王府还不天天被义父师傅斥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