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运送钱粮的车马便汇集南阳,往来办公的官员塞满了赵家埭黄土铺成的狭窄街道,让这个萧条平静的小村庄充斥着繁忙的气氛,政令从此间条条下达,赈济灾民的各项举措也逐一展开。
被郑荣参劾的赵抚德一被送京,即由中书省责成刑部主持审判。刑部大堂可不是寻常地方,两三番审讯便又问出了十几桩贪污案件,正需一一核实,没想到赵抚德却在天牢之中把自己衣裤扯成条状,自缢死了。消息传到南阳,秋仪之还为之伤心了两天。与此同时,中书省请了旨,从户部选了右侍郎李心儒任河南道刺史。李心儒是个有自知之明的老进士,虽说还算是有些政务能力,但在赈灾事宜上却始终以幽燕王马首是瞻。
河南的旱灾虽然比预想之中更严重一些,然而自从郑荣办了赵抚德、赵抚义两兄弟以后,河南吏治总算有所改善,贪墨之风也没有以前那么猖獗,户部拨出的七十万两赈济钱粮测算下来反而绰绰有余。
大事略定,郑荣也不愿终日呆在古庙之中,将钟离匡留下处理文书来往,自己则同秋仪之一道,带了赵黑子和三五个亲信侍卫,巡视河南各处。每到一地,除了谈古论今、饱览当地风物以外,便是探查当地放赈情况。
幽燕王名震天下,日前又在河南大出风头,已到了即便是微服出行仍旧掩饰不了身份的地步。于是就叫赵黑子带着秋仪之冒充灾民暗地里查访。赵黑子虽然木讷耿直,但对那些贪婪民脂民膏的官僚权贵深恶痛绝,郑荣一有命令便四下探访,不遗余力。同行的秋仪之虽是个小孩,又不通人情世故,难得却极其聪明,见有异常情况而自己不能判断的,总是将情态细细记下,再回去请教郑荣。
几次三番下来,让郑荣感慨不已——自己已然奉圣旨办了河南道最高长官刺史赵抚德,然而底下这些官员一见分发粮米有利可图,仍旧拿自己的功名前程做赌注,想尽办法从中盘剥。有虚报灾情骗取赈米的,有私降发放标准雁过拔毛的,有出售户部好米再购买陈米赚取差价的,还有派人冒充灾民循环排队领米偷梁换柱的,诚可谓绞尽脑汁、挖空心思。郑荣叹息之余,只能一再请出尚方宝剑,将这些不知廉耻的官员一一斩杀干净。
于是一路杀伐下去,已斩了二三十名各级官员,郑荣越想越不是办法,却始终无可奈何,所幸各项事宜也基本结束。
此时已是深秋,冬季也即将到来。
北方草原地广人稀,游牧民族不事耕种,惟靠逐水草放牧谋生。春天万物复苏、夏季草木繁茂、秋日结实累累,只有冬时天地萧瑟。于是,北方游牧民族常趁夏秋将兵马养得肥壮,好在冬天袭扰大汉北方边境,抢掠财物、人口、粮食、器皿,方好过冬。
汉初,北方鞑靼猖獗,太祖太宗两位皇帝与之结为兄弟之国,开放马市、输送岁币,虽鞑靼零星骚扰始终不绝,却保住了黄河富饶之地,能够放手一统四海并与民休息。经过太祖太宗近四十年的治世,大汉国力日隆,于是圣祖武皇帝举兵四十万,先后北伐五次,深入漠北千余里,数次攻灭鞑靼王庭,开创中华不世之功。此后鞑靼彻底降伏大汉,自愿内附为一藩邦,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其后高宗、中宗几朝,大汉国力鼎盛,对北邦又能剿抚相继,北边始终平静安然。
然而中宗晚年失德,成宗继之却昏聩无道,大汉国力中衰,虽然鞑靼依旧无力南下侵略,草原之上却有突厥迅速崛起。突厥原是鞑靼属下小国,因受不了鞑靼奴役,在其单于王汗率领下以少数兵力突袭鞑靼王庭,将鞑靼彻底消灭,原鞑靼的百十来个属国悉数听命于突厥。成宗六年,突厥纠集本部及属国兵马共二十万,大举南侵。大汉北边未经战事七十余年,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突厥骤然来袭,边将手足无措,旬月之间便失了河套。至此突厥日益坐大,已不可轻动。
宪宗昭皇帝励精图治,对内变法筹饷,对外整饬军备,开始同突厥不断拉锯,双方虽互有胜负,但大汉关内、山陕等道已是兵祸连绵、民不聊生。神宗十八年,漠北大旱寸草不生,突厥转头东进,消灭大汉属国渤海,开始威胁幽燕、河南两道,大汉遂以郑荣为幽燕道总督;二十五年,神宗皇帝崩,当今皇帝即位,即册立郑荣为第一藩王,统领幽燕军政。郑荣在幽燕王位上,同突厥争锋十余年,开拓疆土百余里,确保大汉海内承平,遂名扬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被郑荣参劾的赵抚德一被送京,即由中书省责成刑部主持审判。刑部大堂可不是寻常地方,两三番审讯便又问出了十几桩贪污案件,正需一一核实,没想到赵抚德却在天牢之中把自己衣裤扯成条状,自缢死了。消息传到南阳,秋仪之还为之伤心了两天。与此同时,中书省请了旨,从户部选了右侍郎李心儒任河南道刺史。李心儒是个有自知之明的老进士,虽说还算是有些政务能力,但在赈灾事宜上却始终以幽燕王马首是瞻。
河南的旱灾虽然比预想之中更严重一些,然而自从郑荣办了赵抚德、赵抚义两兄弟以后,河南吏治总算有所改善,贪墨之风也没有以前那么猖獗,户部拨出的七十万两赈济钱粮测算下来反而绰绰有余。
大事略定,郑荣也不愿终日呆在古庙之中,将钟离匡留下处理文书来往,自己则同秋仪之一道,带了赵黑子和三五个亲信侍卫,巡视河南各处。每到一地,除了谈古论今、饱览当地风物以外,便是探查当地放赈情况。
幽燕王名震天下,日前又在河南大出风头,已到了即便是微服出行仍旧掩饰不了身份的地步。于是就叫赵黑子带着秋仪之冒充灾民暗地里查访。赵黑子虽然木讷耿直,但对那些贪婪民脂民膏的官僚权贵深恶痛绝,郑荣一有命令便四下探访,不遗余力。同行的秋仪之虽是个小孩,又不通人情世故,难得却极其聪明,见有异常情况而自己不能判断的,总是将情态细细记下,再回去请教郑荣。
几次三番下来,让郑荣感慨不已——自己已然奉圣旨办了河南道最高长官刺史赵抚德,然而底下这些官员一见分发粮米有利可图,仍旧拿自己的功名前程做赌注,想尽办法从中盘剥。有虚报灾情骗取赈米的,有私降发放标准雁过拔毛的,有出售户部好米再购买陈米赚取差价的,还有派人冒充灾民循环排队领米偷梁换柱的,诚可谓绞尽脑汁、挖空心思。郑荣叹息之余,只能一再请出尚方宝剑,将这些不知廉耻的官员一一斩杀干净。
于是一路杀伐下去,已斩了二三十名各级官员,郑荣越想越不是办法,却始终无可奈何,所幸各项事宜也基本结束。
此时已是深秋,冬季也即将到来。
北方草原地广人稀,游牧民族不事耕种,惟靠逐水草放牧谋生。春天万物复苏、夏季草木繁茂、秋日结实累累,只有冬时天地萧瑟。于是,北方游牧民族常趁夏秋将兵马养得肥壮,好在冬天袭扰大汉北方边境,抢掠财物、人口、粮食、器皿,方好过冬。
汉初,北方鞑靼猖獗,太祖太宗两位皇帝与之结为兄弟之国,开放马市、输送岁币,虽鞑靼零星骚扰始终不绝,却保住了黄河富饶之地,能够放手一统四海并与民休息。经过太祖太宗近四十年的治世,大汉国力日隆,于是圣祖武皇帝举兵四十万,先后北伐五次,深入漠北千余里,数次攻灭鞑靼王庭,开创中华不世之功。此后鞑靼彻底降伏大汉,自愿内附为一藩邦,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其后高宗、中宗几朝,大汉国力鼎盛,对北邦又能剿抚相继,北边始终平静安然。
然而中宗晚年失德,成宗继之却昏聩无道,大汉国力中衰,虽然鞑靼依旧无力南下侵略,草原之上却有突厥迅速崛起。突厥原是鞑靼属下小国,因受不了鞑靼奴役,在其单于王汗率领下以少数兵力突袭鞑靼王庭,将鞑靼彻底消灭,原鞑靼的百十来个属国悉数听命于突厥。成宗六年,突厥纠集本部及属国兵马共二十万,大举南侵。大汉北边未经战事七十余年,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突厥骤然来袭,边将手足无措,旬月之间便失了河套。至此突厥日益坐大,已不可轻动。
宪宗昭皇帝励精图治,对内变法筹饷,对外整饬军备,开始同突厥不断拉锯,双方虽互有胜负,但大汉关内、山陕等道已是兵祸连绵、民不聊生。神宗十八年,漠北大旱寸草不生,突厥转头东进,消灭大汉属国渤海,开始威胁幽燕、河南两道,大汉遂以郑荣为幽燕道总督;二十五年,神宗皇帝崩,当今皇帝即位,即册立郑荣为第一藩王,统领幽燕军政。郑荣在幽燕王位上,同突厥争锋十余年,开拓疆土百余里,确保大汉海内承平,遂名扬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