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缑山鹤飞(八)-第6/14页

加入书签
    “暂且,教教家中几个子弟,整理整理坊要印的文集也就是了。”沈洲终是道。

    沈瑞凝视沈洲片刻,道:“二叔可想过建自己的院?”

    沈洲不由诧异,愣了片刻,方摇头道:“刚说你少年老成,这又说起孩子话来,院岂是说建就建的?”

    沈瑞郑重道:“虽不是顷刻可成,但若是二叔有心,借着青篆东风,咱们又如何建不起一个‘东城院’来?当然,二叔说不欲张扬,那便暂时以‘族学’形式,左不过现在学生多是族人子弟,若有外人想来,便叫他们‘附学’便是。几位族叔未必不肯留京,也可做二叔帮手。”

    “二叔有才华,有经验,教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去岁童子试,二叔也已有了名声,这二年年年童子试相累,再有乡试若也斩获佳绩,届时去了‘族学’名头,直接改成院,二叔便任山长,岂非水到渠成?”

    沈洲听得也颇为心动,只是京中院又何其多,去岁童子试,他在教学上是真下了功夫,却也是运气好遇上了好苗子,若是榆木脑袋的,如何雕琢也是进不了学的。

    南城院因多年名声在外,自然有好苗子来此读。

    他这边新立个山头,单一次童子试的名声,好苗子未必肯来。

    就家里这几个子弟,也不好说能中几个。

    沈洲不由一时踌躇起来。

    沈瑞却也不是要他立刻给出答案,这些也都只是个构想,还要看这次贡院着火的事儿怎么解决,才好仔细商议后续。

    之所以这么说出来,是想让沈洲也心里有数,提前思量一番,也好在结果出来后应变及时。

    “侄儿就是一时嘴快说了,实则院事大,不急在一时,还要从长计议。二叔多斟酌。”沈瑞道。

    沈洲点了点头,也格外郑重道:“待我好生思量思量。你也莫先就透出口风去。”

    距离贡院失火已过去了七天。

    距离青篆被查封也过去了四天。

    会试仍没个说法,整个京城都处于一种焦灼状态。

    原是当二月底会试放榜,三月十五便即殿试的,结果到了三月三上巳节还没有动静。

    上巳节西苑还有盛大的曲水流觞宴,以淳安大长公主为首的一群宗亲做东道,摆个流水席,美酒吃食都盛在小盏里顺水而下,游客都可从水中自取饮食,几处观景亭里设有笔墨,文人墨客若有好诗词文章,可随时写下来。

    淳安大长公主还笑称要为上巳节得的诗词出个文集,同时也郑重其事邀请了一些翰林清流前来。

    曲水流觞、作诗成集本是极为风雅的事,但在坊间流传的却是,这上巳宴就是变相的“榜下捉婿”,是贵人们想为家中千金挑选良人。

    当然,大多数文人听了都是一笑而过,榜下捉婿那都是宋时旧事了,大明可没这个规矩。

    明代科举何其不易,话本子里没事儿就写少年状元云云,实则十几岁中秀才的,都会被赞为神童了,不到二十中举都实属不易,三十之前中了进士那都是一时才俊,而到了这岁数还没娶妻的真是少之又少。

    大明的富贵人家可不会像大宋那样,是个进士就抓来当女婿,哪怕是七旬老翁那样只会被嘲笑。

    真正的富贵人家早就在少年秀才、少年举子里选个潜力股先订亲下来比如,盐商闫家与当时的南直隶解元沈瑾定下亲事。

    所以说,寿宁侯府当初没在勋贵子弟里寻女婿,想找个进士出身身份好听又未婚的,其实委实不易,能找着状元公沈瑾绝对是捡了个大漏。

    “榜下捉婿”尽管在文人听来是玩笑,百姓们却最喜欢这样的故事,因此随着上巳宴的消息,这榜下捉婿的话也沸沸扬扬传了一个来月。

    至于有没有赶考的举子真的动了心思便不得而知了。

    可“榜”下捉婿,“榜”下捉婿,首先也要有“榜”才成,三月三这榜还不出来,又捉得什么。

    举子们多是心焦不已,好多人都没了玩乐的心思,不想去凑这个热闹。

    当然,也有笃定自己榜上有名的,以及心大不把一次科举当事儿的,这一日仍是有许多人去了西苑游玩并留下诗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