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三章 凤凰于飞(十二)-第3/8页

加入书签
    “母后。”小皇帝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外祖母、母亲、大舅母调教的人,怎会不妥?听说,她是最老实的。婷表妹那脾气,母后是知道的,原怪不得她……”

    老实。那倒是没错。张太后努力回忆了一下,仍想不起这个姑娘有什么,好像,确实是逆来顺受的性子。

    便是这次被婷姐儿推下水了,母亲那边也没说此女有什么不好,只说婷姐儿是奔着杨家姑娘去的。之所以要把这吴氏远嫁,也不是因此女有问题,纯粹为了平息京中物议罢了。

    老实。老实。老实么……若是选这么个面团儿性子的,倒好拿捏。张太后微微沉吟起来,她先前觉得好的那几个姑娘未免太机灵了些,又是太过野心勃勃。

    这宫闱之中,最不缺野心勃勃的女子,而只消一个,就能搅合得满宫不得安宁,若是多上几个,非乱了套不可。

    小皇帝又凑近了几分,笑眯眯道:“况且,选了她,如母后所说,先前婷表妹那些误会也就都解开了,外面那些呱噪御史也不好再说小舅舅教女无方。”

    张太后又瞧了一眼儿子,小皇帝满眼笑意回望过去。

    母子对视片刻,张太后目光又落回卷轴上,是的,无论是嫁了张玉娴,还是选这吴锡桐入宫,都是为着抹平了先前那事,都是为了张家好……

    罢了,他若是喜欢……总归,这是张家的人,吴家一家子都攥在张家手里。

    张太后思量明晰,方缓缓点头,道:“难得你看中,便是她罢。”

    小皇帝笑容果然灿烂了几分。

    到底是个孩子呢。张太后没来由的叹了口气,又去看了下一幅。

    卷轴上的女子一张团团脸,浓眉杏眼,虽显丰腴,但面相憨厚,圆润讨喜。

    张太后挑了挑眉,寿哥显见心情极好的样子,笑道:“老娘娘说这样的有宜男之相。”

    时人虽不如唐人那样以丰腴为美,却也喜圆润富贵之态,以为端庄大气。

    张太后忍不住笑道:“确是宜男之相。”

    再看小传,这夏氏祖上也曾有过九卿高官,但祖父却只任过南京太常寺少卿,已因病致仕多年,而父辈皆布衣。这是非常标准的后妃人选。

    梁恭在她耳边轻声道:“奴婢查过,这位与周家没干系。”

    张太后点了点头,表示这个不错,便又去看了另一幅。

    那是一张标准美人脸,挑不出什么来,倒是眉梢有枚小痣。

    张太后指着问道:“可问过,这痣有没有什么妨碍。”

    这次却是刘瑾恭敬答道:“奴婢们已是请人看过,说是善痣,有‘喜上眉梢’之意。”

    “那倒是个有福的。”再去看小传,张太后却又皱眉,因问道:“沈氏?可与那个……先沈尚书家可有关系?”

    梁恭朗声答道:“奴婢们查过,没有丝毫关系,碰巧同姓。”又压低声音道:“也同周家没干系。”

    张太后这才满意点了头,表示这个也可。

    浅浅的匣子里只这三个卷轴,寿哥笑道:“老娘娘说朕年纪尚小,不宜多选,便只这三人瞧着出挑,母后若无异议,便要交由内阁复议。内阁若无异议,则还要母后这边赏赐几位宫人下去,教授她们宫中规矩。”

    张太后应了声。

    寿哥转而瞧着梁恭又道:“母后也知,高凤已然老迈,远不及老娘娘与母后身边人得用,当初老娘娘怜他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赏他个体面差事罢了,现下选婚事已了,也当卸了他的差事,仍让他回御用监去。这主持翻修坤宁宫的事宜,朕想还是向母后讨个得力人来办才稳妥。”

    张太后脸上阴晴不定。

    弘治皇帝薨逝后,张太后一直不曾移宫。

    坤宁宫不仅是她住了几十年住惯了的地方,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当初没有皇后也就罢了,现下新人眼见确定下来,坤宁宫也当翻修准备皇帝大婚了,确实也该她这太后移宫了。

    然,移了宫,在外界看来,也是一种权力交替。

    在这样的时候,张家站在风口浪尖上,移宫,也会变成一种暗示。

    “皇上欲将哀家移至哪里?”张太后语气颇为不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