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旧日光阴(30)三合一-第4/7页

加入书签
    王家的父母,明显更稀罕姚红。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过了国庆,天一天天的就凉了。

    不知道从哪天起,楼里的住户又开始折腾了。

    折腾啥呢,挖菜窖。冬储菜的菜窖!

    城里的也有供应的冬储菜,人口多的话,数量着实是不算少的。林雨桐都打算买了之后直接放到林家去。林家那边是有地窖的。要不然都没法放啊。

    结果呢,大家开始挖了。在楼背后的空地上,有心人还用白灰划了线,每家每户都有一块十来平米的地方。

    林雨桐不是很想挖,不想叫四爷受那个辛苦。可老太太念叨呢:“挖吧,有备无患。这遇上好年景了,没话说,这供应都跟得上,还大部分都是好粮食。要是遇上不好的年景,一人分上几百斤红薯,日子还不过了。那有些东西,就是在地窖里才不容易坏。”

    那行,那就挖吧。

    赶在周末的时候,大原和林百川连同林百川的警卫员和司机,再叫上苏瑾一块上手。这几个人要挖两家的,苏瑾要是没有别人的帮忙,更不知道该咋挖了。

    加班加点的,挖了两天,才算是把菜窖给挖出来了。

    地平的一尺的深度,还用砖砌起来了,然后家家户户的菜窖上都带着井盖,边上还带着插销,挂上钥匙锁了就行。

    这地方属于阴面的住户站在窗口能能看见的地方,没人会偷。除了调皮捣蛋的孩子,连碰别人家的东西的人都没有。

    林雨桐家的菜窖,其实就是在阳台外面。

    四爷给菜窖里放上了捕鼠夹,又在井盖的两层木板中间,夹了一层厚铁皮,谁想轻易把井盖劈开,也不是容易的事。

    这个时候,蔬菜统购管的还没那么严。农村自留地里种的秋菜,是卖是留自由度都是挺高的。有些人说是留着吃,其实趁着半夜出来偷着往城里拉,看看能不能卖出去换钱。

    而城里呢,粮食紧张,菜买的也不宽裕。不管是啥吃的,只要不要粮票,那就可劲的买。粮食接不上的时候,就指着瓜菜救命呢。

    所以,天不亮的时候,厂里就热闹起来了。

    见了卖菜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下就给拉进厂里。

    人家老乡说:“你把我叫进去,你又买不了那么多……”

    “走吧走吧!怎么买不了这么多。”这人就说,“再来十车,一百车都能给你包圆了。”

    老乡也怕人家城里那市场检查的,抓住就坏事嘛。进了厂子可就安全了。

    然后这人留够自己的,就在外面吆喝:“赶紧的还有谁要……”

    蜂拥而上啊!

    老乡就问呢:“老家还有……你们要是要……”

    “要要要!全都要。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一个个都是这么回应的。

    然后第二天天不亮,车拉的,手提的,肩扛的,一溜一串的往厂里来。

    白菜萝卜大葱,秋里的半红不红的西红柿,老黄瓜老茄子老豆角,霜杀过的青辣椒,还有土豆大蒜一串串的红辣椒,南瓜冬瓜,包括白萝卜的萝卜缨子还有雪里蕻,都是有的。另外还有农家做的红薯粉,粉条粉皮啥的。

    林雨桐心说,挑着买点。

    可老太太着急啊,见着啥都买。老太太的心理,跟大家是一样的。只要能吃,就能哄肚皮。

    于是转眼间,地窖就要被塞满了。林雨桐就说:“把萝卜留下,给我娘送回去,在家里晒成干,再拿来……”

    这个败家的啊!

    一斤萝卜才能晒几两干啊!

    老太太表示不答应:“留一半,晒一半的干。”

    但有些菜,老太太是不往菜窖放的。雪里蕻和萝卜缨子,做腌菜。放点生姜和辣椒碎,再好没有了。还有青红辣椒,青辣椒都腌制,红辣椒穿起来挂在门口的灶台边上,吃的时候拽着吃就行。老茄子是要晒干的,黄瓜泡了做酸菜。一筐子西红柿,当天,趁着朝阳睡觉的时候,老太太全给做成西红柿酱了。密封在叫辛甜送来的已经煮过的葡萄糖玻璃瓶里。

    过冬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停当了。

    结果老三和刘铃铛两口子来了。门房的人认识了,直接放了两人进来。到的时候林雨桐和四爷都去上班了。老太太带着孩子在家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