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在他这位真正在皇帝眼中,又岂会在意曹久那个老匹夫,难不成以为靠着手下有限的私兵和手底下见不得光的一帮江湖人就能对抗朝廷的几十万兵马了?若是如此容易,他这个皇帝也别坐在皇位上了,否则哪天一个不留神就被哪个武林高手的剑砍了脑袋。至于扬州盐商再豪奢胜过皇宫大内,也不过是这天下间最不入流的商贾,犯不着让他这位皇帝寝食难安。
之所以让初涉庙堂的王鸿去挑这么一个重担,想来这位王家雏凤懂得他的意思,知道让他这位孤家寡人如鲠在喉的是什么。
其二,如此提拔这位王家雏凤,未尝没有在王家落子的意思,这就是更不可与人道的帝王心术了。
没有人敢来问他这位人间帝王的心思,而皇帝也不能将那么多的心思与人说。
于是皇帝觉得很寂寞啊。
在一旁候着的小顺子看来,当今天子的心思真是莫测,前一刻还在愁眉不展,下一刻又露出了古怪笑意,还没回过神儿来,一摞奏疏已经扔在了小顺子的身上,等着小顺子七手八脚的从地上捡起被万岁爷乱扔的奏疏,只能见着重重纱幔后的一个背影了。
小顺子刚张开口,一个威严中又带着几分疲态的声音传来,“剩下的都扔给秉笔太监,照阁中票拟批红。”
天色未明之际,大部分的京官都已经站在了宫门之前,这是每日的早朝,莫说是这些官员,就是天子都懈怠不得,随着钟鼓声响起,宫门在这些官员的注视中徐徐打开,百官开始进入宫门,然而随着人流向前,百官自发的形成了几个团体。
其中最为声势浩大的一个团体中,走在最前面的却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甚至已经微微驼了背,作为内阁首辅的李廷时身着蟒服,这身蟒服还是二十几年前先皇御赐给内阁几个劳苦功高的大学士,而后来才成为谨身殿大学士的徐翼那时还在翰林院做编修,自然没有这身着蟒袍的服气,众人皆知李阁老与徐翼不对付,这身能叫徐翼嫉妒眼红的蟒袍一穿就穿了近三十年。
此时这位已经头发花白的李阁老的脚步略快,一时之间竟将不少中年人都甩在了后面,位卑言轻的,即使和这位阁老擦肩而过也只敢低下头,恭敬等在一旁,也只有同为内阁同僚的数人,才微微拱手,赞叹一声李阁老老当益壮啊,李阁老则摸着额头一笑,说这腿脚不如当年啦。
若是只将李廷时当作一个有几分文墨的老臣,那在朝堂上面就要吃亏了,这位阁老历经两朝,也曾戎马半生,是先皇称赞过的少数几个文武兼备的朝中重臣之一,只是后来在马背上受了伤,才不得不从武职调到了文职,当过国子监祭酒,做过吏部尚书,又成为翰林院学士,门生故旧遍布整个朝堂,更不要说如今的内阁首辅就更是位高权重,要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至于另外一个团体中,则是以能够勉强和这位李阁老分庭抗礼的大学士徐翼为首,同为大学士,徐翼时常以读书人自居,身边聚拢的官员也多为翰林院出身,其中有几个年轻气盛的,就写文章指着鼻子骂过李廷时这位当朝首辅。
两拨人互相看不顺眼,一拨人觉得对面的全是蝇营狗苟之徒,一拨人觉得对面的全是无知迂腐之辈,但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前,可不是动手动嘴的地方,于是两拨人都互相瞪出了杀气,倒是李廷时与徐翼,见面就一团和气的拱了拱手,接着更是并肩而行,随意聊起和这眼前朝堂没有半点关系的家常琐事。
终于这些人走到了大殿广场中,文武官左右分立,等着一套一成不变的流程走过,终于这位大兴朝的天子姗姗来迟,等着四品以上的官员鱼贯走入大殿,这才是这朝堂之上每日一场的能够左右天下大局的好戏开场的时刻。
当初李阁老的独子意外身死,李廷时在早朝之上神思恍惚,反倒是如今坐在御座上的九五之尊体恤阁老的丧子之痛,不惜改了祖宗的规矩,说但凡无机要大事,李阁老可免于早朝。所以这二十年,比起一直勤勤恳恳的大学士徐翼,李廷时在早朝上露面的时候实在屈指可数,如今李廷时和徐翼都站在这里,对朝臣而言,就已经多了几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还没等着当今天子开口,就有按耐不住的朝臣,向着身边的人猛打眼色,想要搞明白今日早朝闹得是哪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之所以让初涉庙堂的王鸿去挑这么一个重担,想来这位王家雏凤懂得他的意思,知道让他这位孤家寡人如鲠在喉的是什么。
其二,如此提拔这位王家雏凤,未尝没有在王家落子的意思,这就是更不可与人道的帝王心术了。
没有人敢来问他这位人间帝王的心思,而皇帝也不能将那么多的心思与人说。
于是皇帝觉得很寂寞啊。
在一旁候着的小顺子看来,当今天子的心思真是莫测,前一刻还在愁眉不展,下一刻又露出了古怪笑意,还没回过神儿来,一摞奏疏已经扔在了小顺子的身上,等着小顺子七手八脚的从地上捡起被万岁爷乱扔的奏疏,只能见着重重纱幔后的一个背影了。
小顺子刚张开口,一个威严中又带着几分疲态的声音传来,“剩下的都扔给秉笔太监,照阁中票拟批红。”
天色未明之际,大部分的京官都已经站在了宫门之前,这是每日的早朝,莫说是这些官员,就是天子都懈怠不得,随着钟鼓声响起,宫门在这些官员的注视中徐徐打开,百官开始进入宫门,然而随着人流向前,百官自发的形成了几个团体。
其中最为声势浩大的一个团体中,走在最前面的却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甚至已经微微驼了背,作为内阁首辅的李廷时身着蟒服,这身蟒服还是二十几年前先皇御赐给内阁几个劳苦功高的大学士,而后来才成为谨身殿大学士的徐翼那时还在翰林院做编修,自然没有这身着蟒袍的服气,众人皆知李阁老与徐翼不对付,这身能叫徐翼嫉妒眼红的蟒袍一穿就穿了近三十年。
此时这位已经头发花白的李阁老的脚步略快,一时之间竟将不少中年人都甩在了后面,位卑言轻的,即使和这位阁老擦肩而过也只敢低下头,恭敬等在一旁,也只有同为内阁同僚的数人,才微微拱手,赞叹一声李阁老老当益壮啊,李阁老则摸着额头一笑,说这腿脚不如当年啦。
若是只将李廷时当作一个有几分文墨的老臣,那在朝堂上面就要吃亏了,这位阁老历经两朝,也曾戎马半生,是先皇称赞过的少数几个文武兼备的朝中重臣之一,只是后来在马背上受了伤,才不得不从武职调到了文职,当过国子监祭酒,做过吏部尚书,又成为翰林院学士,门生故旧遍布整个朝堂,更不要说如今的内阁首辅就更是位高权重,要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至于另外一个团体中,则是以能够勉强和这位李阁老分庭抗礼的大学士徐翼为首,同为大学士,徐翼时常以读书人自居,身边聚拢的官员也多为翰林院出身,其中有几个年轻气盛的,就写文章指着鼻子骂过李廷时这位当朝首辅。
两拨人互相看不顺眼,一拨人觉得对面的全是蝇营狗苟之徒,一拨人觉得对面的全是无知迂腐之辈,但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前,可不是动手动嘴的地方,于是两拨人都互相瞪出了杀气,倒是李廷时与徐翼,见面就一团和气的拱了拱手,接着更是并肩而行,随意聊起和这眼前朝堂没有半点关系的家常琐事。
终于这些人走到了大殿广场中,文武官左右分立,等着一套一成不变的流程走过,终于这位大兴朝的天子姗姗来迟,等着四品以上的官员鱼贯走入大殿,这才是这朝堂之上每日一场的能够左右天下大局的好戏开场的时刻。
当初李阁老的独子意外身死,李廷时在早朝之上神思恍惚,反倒是如今坐在御座上的九五之尊体恤阁老的丧子之痛,不惜改了祖宗的规矩,说但凡无机要大事,李阁老可免于早朝。所以这二十年,比起一直勤勤恳恳的大学士徐翼,李廷时在早朝上露面的时候实在屈指可数,如今李廷时和徐翼都站在这里,对朝臣而言,就已经多了几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还没等着当今天子开口,就有按耐不住的朝臣,向着身边的人猛打眼色,想要搞明白今日早朝闹得是哪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