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问心-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位赵姓管家回应了一声好,接着很识趣的站在一旁,阮亭玉是大丫鬟的时候,再讨夫人的欢心也始终始终是个下人,而从这一刻起就是主子了,哪里有下人多嘴操心主子事情的时候?

    阮亭玉从床上下来,身边的小丫鬟帮忙拿出了一双红绣鞋,要是按照迎亲的规矩,这一双绣花鞋需得娘家的姐妹藏起来,好好的难为新郎官一番才能说出地方,如今只能让身边的丫鬟们代劳了,有多愁善感的小丫鬟,拿着绣花鞋骤然哭了鼻子,喊了一声亭玉姐,反倒是阮亭玉轻笑安慰道,“只是一双鞋而已,哪有那么讲究,再说了,你看我这一身行头,可都是夫人托扬州最好的绸缎庄子置办的,尤其听说在给我这双鞋上绣喜字的绣娘,在扬州都数一数二,年轻时候差点进皇宫司制房呢。你那件给自己早早准备着的嫁衣,可没这好手艺,你敢在我嫁人的时候哭鼻子,小心等你成亲的那天,我专门去笑话你。”

    小丫鬟脸庞一红,想起曾经一直寻摸着要给自己织嫁衣,结果鸳鸯都绣成了鸭子,实在丢人的很,这下倒是顾不上哭了。

    门外的管家看了眼时辰,开始催促,阮亭玉不得不披上盖头,走出门外,仍旧偷偷朝着门口张望,直到看到紧赶慢赶在最后一刻赶来的李月白,无声问了一句“送到了?”,见李月白点头,这才安心踏上轿子。

    一路敲锣打鼓,街上追着花轿的小孩子不知道新娘子的心事,也没察觉出一队接亲的人中新郎没有骑着高头大马抛头露面的古怪,只管一个个呼朋引伴的喊着新娘子,看新娘子。周围等着的嫁娘也不知谁先起了个头,唱起了哭嫁歌。

    “风和日丽人舒畅,大姐嫁人泪汪汪,一顶花轿门前放,新娘坐在花轿上。”

    这歌谣本应该实在娘家亲人和新娘子之间响起,未尝没有祝愿的意思,然而对于阮亭玉的而言,那两个站在远处认识才不过一面的陌生人又如何称得上亲人,那个日日酗酒早就将她卖入曹家的爹又如何称得上亲人?

    “女走母哭泪花流,半喜半悲在心头。喇叭声声轿上路,花轿花帘望不透。”

    想起早死去的娘亲的阮亭玉已经哭花了妆。

    “司仪唱礼新人起,白头偕老交杯酒,今年洞房闹花烛,明年赶把爹娘做。”

    红盖头之下的面容多了几分讽刺笑意,不是在嘲笑别人,大概只是在嘲笑自己。

    认命了吧。

    阮亭玉想起之前托吴英俊随着礼金一道送往自己那个家的信,一共两封,一是给自己那个父亲,只说自己嫁到城里殷实的人家,不用惦记,有了这些银子多给二丫她们买些衣食,少去赌,不过想来那个曾经亲手将她卖了的狠心人怕是又在哪里喝的烂醉如泥,会不会认真去看她这个女儿的信都不一定。

    至于另一封,则是送给自己当初的青梅竹马,信中只有一句话,如今大丫嫁人了,一切都好,勿念。等着那人看到这封信,估计这边的一切都尘埃落定,这封信,实际就是想断了那位青梅竹马的念想。

    队伍敲锣打鼓一路向前。

    欢天喜地。

    虽然并没有如何大操大办,但在这扬州城里这也是难得一见的排场了,周围凑热闹的人群推推搡搡,有武艺高强的,先一步飞身攀上了墙头屋顶,站的远的,就只能踮着脚去瞧了。一辆驴车被凑热闹的人群隔绝在一条街外,驴车上是个神情疲惫的青年人,一身长衫,似乎是个读书人,眼圈乌黑,嘴唇干裂,不知是不是几天几夜没合眼休息,长衫青年混混沌沌之中听到一条街外传来的声响,猛地从车上跳下来。

    驾车的枯瘦老头无奈朝着身后喊了一声,孙勇啊,你可想好了啊,别冲动。结果话音没落,这个死小子已经钻进人群中不知踪影了,枯瘦老头叹了一口气,要不是自己孙女需得孙勇教书识字,他是说什么也不肯帮这个忙啊。这一路上,他这驴车都该跑散架了,再说起来,要不是孙勇赶路被他撞上,这小子会不会一路跑死都说不定呢,枯瘦老头最后赶着驴车找了个僻静地方,要是这小子有命回来,他倒是可以再载上这小子一程,不过枯瘦老头也听说了这孙勇的心上人要嫁的是州牧府家的公子,再看着锣鼓喧天的迎亲队伍,心道这孙勇要想活着回来,悬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