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姚家的发家史

加入书签


    姚语晴的爸爸—姚瑞翔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梦想只身一人来到深市。

    **十年代的深市只是一个落后的小渔业,百业待兴。然而机会也往往分沓而至,他凭借着一股冲劲,年青就是最大的资本和动力,努力的耕耘。

    姚瑞翔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在啤酒厂工作的普通员工,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仅比他大两岁,为了供他念完大学,哥哥姚瑞利放弃了上大学,把机会留给了他,还每月定期的给的寄生活费,直到他上完大学的四年。

    他犹记得当年他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又喜又忧。因为他们家当时没有能力同时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如果他执意要去上,那哥哥怎么办?他也不可能和哥哥去争这机会,而且当时哥哥正上着大二。百般思量之下还是很难做出决择。

    晚上,他们一家子四口人围在一张大圆桌上,开第一次的家庭会议。爸爸神色黯然,妈妈愁眉不展,他和哥哥静静的坐在他们的对面。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好受,爸爸只说了一句,让他们兄弟俩自己去选择。哥哥沉默半晌,他表示自己不上学了,把机会让给弟弟。姚瑞翔吃惊的盯着哥哥,他也决定好不上大学,不与哥哥抢,兄弟情深,就算没有机会上大学,他也可以去谋求别的出路的。尽管姚瑞翔随后也表示愿意放弃上大学。哥哥的一句:听我的。让整个家庭会议画上了句号。

    第二天哥哥一如往常起了个大早,他收拾整齐已经上学去了,晚上回来他向大家宣布,他已向学校申请退学了。当晚,姚瑞利和姚瑞翔促膝长谈了一宿,说了很多鼓励弟弟的话。没过几天,他就收拾行囊南下打工去了。

    这件事一直压在姚瑞翔的心里许多年,感激和愧疚感交集着,久久不能释怀。

    姚瑞利出去工作后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每个月写信一次寄回来,发薪水第一时间邮回家,叮咛姚瑞翔不必太省该吃的吃,该用的用,没钱问他要就行了。

    姚瑞翔满心以为哥哥遇到了好机遇,稍稍放心下来,暑假的时候,他瞒着家人,一个人按着哥哥写信的地址,几番周折换乘好几辆车才去到哥哥工作的工地。

    没想到,他看到的并不是哥哥信中写的什么轻松赚钱的工作。

    姚瑞利在炎炎夏日爆晒下,白皙的肤色早已晒成了古铜色。只见他在工地里,正在奋力的拉着装满泥浆的铁斗车来回的穿梭。姚瑞翔躲在远处,眼泪模糊了双眼。

    虽说男人有泪不轻谈,去他的吧!此时他更多的是自责。晚上哥哥带他吃了很多丰盛的美食,不停的安慰他。姚瑞翔平生头一次喝下烈酒,宿醉并不好受,还连累哥哥照顾了他一个晚上。第二天,他告别的哥哥回家了,对父母他也是三缄其口,因为哥哥一再的请求他保密。从那以后,他暗暗的起誓,一定不负哥哥的厚望。

    转眼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哥哥已由原来的一名小工人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包公头,圈子广了不少,虽然不是很固定,但比起之前,已经好了许多。他依然很顾家,几乎把所有的钱都寄回家,他们的房子也建了一幢全新的楼房,当时在老家还是挺轰动的一件事情。

    姚瑞翔毕业后,没有告诉父母和哥哥,一个人只身来到深市,在一个没有背景,无依无靠的地方,身上带的钱也不多,只够两个月住宿费和伙食费,两个月过后已所剩无几了,他并没有向哥哥求救,他觉得哥哥已为他付出太多了,不能一直在他的羽翼下生活。

    在一个没有沾亲带故关系的新地方,对于一个刚出社会的毕业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生存的。为了生活,他暂且抛弃了梦想,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有维修工,司机,建筑工人,快递员,曾经为了多赚一点钱,从早上五六点爬起床骑着自行车四五个小时到另一个市区去卖花生油。

    当然他苦恼过,堂堂一名大学生,都干起这些活儿,他从不敢向家人透露只字片语,因为他坚信,是种子总是有发芽的机会,他就是那颗等待破土的种子。

    深市里生活了一年多,他找到一份服装厂的裁床工作,忙得时候挺别忙,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十一二点,那时候的工厂根本没有周末,一个月下来就只有发薪的时候能有一天休息。他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索着,为何自己不去大公司面试比较体面的工作?以当时他的学历,算是很高了,考公务员他也有能力,他就是想寻找一个机会,往后创业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