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辆颠簸的马车里,刘雨儿看着眼前这个始终不言不语地大男孩道:“二哥,想什么呢?你这不声不响地,都快将人闷死了。”
刘青峰看着妹妹心疼地说:“妹妹,家里那么多事,你又何苦跟来?”
刘雨儿嘻嘻笑道:“二哥,你一个人到青城赴任,无根无基,只怕是寸步难行。李大人说我是天下第一幕僚,我跟着你是你的福气。”
刘青峰看着妹妹问:“你看了这么多天的青城县志,心里可是有主意了?”
刘雨儿点点头说:“青城县土地贫瘠,就是已经耕种的土地也多灌溉不便,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兴修水利,将中等和下等田地改造成良田;鼓励百姓蓄养五畜,以补土地之不足;再鼓励百姓开荒造林、发展副业;也可以鼓励百姓适当种植苞米”。
刘青峰惊愕地说:“开荒造林、发展副业。”
刘雨儿说:“没错,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二哥是一县的父母官,当有长远之计。”
刘青峰想了想试探地问:“妹妹,发展副业是让百姓‘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
刘雨儿点头道:“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我以为你还会继续劝我鼓励大力开荒种苞米和白叠子呢。”
“二哥想必也想到了,青城荒地众多,却无人开垦,必有缘故。若是想开荒,还是要到青城看看再说。我随身带了不少豆种和紫云英种子,若是连这些都种不成,开荒种地的事情就先别想了。青城有旱稻,苞米在青城产量不高,没有什么优势,二哥不妨设法提高旱稻的产量。”
“可是如何才能提高旱稻的产量?”
“首先,督促下属官员记好手记,对一村一地旱稻的产量数据跟踪,找出最好的种植方法;其后、寻找擅长种植旱稻的老者协助巡视稻田,指导百姓种植旱稻;最后、及时巡视稻田,一旦发现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旱稻,一定要小心看护,单独收割留种,留待第二年做种,重点培育。”
刘青峰听了,心道老师说得没错,妹妹的确是自己的一大助力。他思索着,又听到妹妹继续说:“二哥,这青城的土地与宿州、东州有相似之处,你还可以派人去这两地取经,寻找适合青城的种子和果树苗。青城有不少石头荒山,无法开垦,我带来了不少树种,二哥可以派人将树种撒入石缝内,相信必定会有所斩获。”
刘青峰看着妹妹问:“妹妹,你还带来了什么?”
刘雨儿笑道:“还有些东西没有准备好,等到了青城再说。二哥,青城虽然贫瘠,却地处陵州、宿州交界之处,每年经过青城的客商不少,可是因为青城贫穷,客商极少停留。你可以鼓励商户,在官道附近修建客栈,吸引客商在青城停留。”
刘青峰思索片刻,眼睛一亮,笑道:“看来,我到青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青城的规划了。”
刘雨儿说:“非也,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二哥你打算让百姓如何熬过这一段时间。”
刘青峰说:“这我已经想好了,一到青城,就立即张贴告示,下令兴修水利,以工代赈。不过,只能委屈百姓喝苞米粥了。”
刘雨儿说:“你确定县衙的人能听你的?”
刘青峰笑道:“这个不用担心,县丞张仁瑞是个好官,只要是对百姓有利之事,他会助我一臂之力。而且我问了七舅,这个张仁瑞算起来还是娘亲的远房堂兄。”
刘雨儿愕然道:“那我们岂不又多了一个舅舅?”
刘青峰和刘雨儿一路说话,中间又有吴可儿时时打岔,不知不觉就走了一日,在第二日的中午他们赶到了青城。今天已经到了刘青峰赴任的期限,他不敢耽搁,让家人问明了县衙所在,就直接到了县衙。
刘青峰和刘雨儿下了马车,看到县衙门大开,门口却空无一人。兄妹二人正要入内,冷不防从门后走出一个衙役。这个衙役看到两人喝道:“走开,走开,小娃娃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小小年纪,居然敢随便乱闯县衙,想挨板子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