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边干边学-第4/5页

加入书签
        “在汽车站前面跟一个黄牛买的。”

        “汽车站前面大着呢,说具体点。”

        “就是停了一排‘兔子头’(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机动三轮)的地方。”

        李卫国追问道:“记不记得黄牛长什么样,大概多大年纪?”

        瓦工不假思索地说:“早上的事,我怎么可能忘。他个子不高,长脸,抽烟,一口大黄牙。早上凉,他穿了一件藏青外套,说的是沙地话。”

        李卫国记录下重点,抬头问:“再见着他能不能认出来。”

        “能!”

        “好,你看看相册,他在不在这些人里面。”

        几个小时前的事,瓦工记得清清楚楚。

        翻开相册看了看,很快就指认出一个票贩子,并保证绝不会认错,说化成灰都认得。

        李卫国问清楚他跟嫌疑人购买黑市票的经过,让他在笔录上签字摁手印。

        让瓦工先回去,整理好笔录,请第二个旅客进来……

        事实证明,之前的侦查工作很重要。

        要不是事先掌握那些黄牛的情况,悄悄拍下了那些黄牛的照片,旅客们就算记得黄牛的样子也没用。

        毕竟光靠描述很难很难认定是谁,并且他们又不太可能去帮着指认作证。

        韩渝在门边看了一个多小时,见李卫国不断揉手腕,走过去低俯身道:“李指,要不你问,我帮着你记。”

        年纪不饶人,这才做了十来份笔录就吃不消了,而且有点晕船。

        李卫国确实需要人帮忙,可现在做的笔录将来都要作为证据,小咸鱼什么都不懂,不放心让他记录。

        李卫国权衡了一番,拿起一叠刚才做好的笔录:“做笔录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不能当事人说什么就记什么,要抓住重点!”

        “哦。”

        “你先看看我是怎么记录的,认真看,仔细看,看完在边上先学着记。”

        “好的。”

        “这些都是证据,别弄乱了。”

        “我知道。”

        李卫国继续询问,继续让旅客指认照片,继续做记录。

        韩渝看完几份笔录,心里大概有了底,在边上试着记录两份。

        作为一个老预审,李卫国虽然办案经验丰富,但已经很久没这么高强度工作,手腕酸的几乎握不住笔。

        干脆让外面的旅客稍等,拿起韩渝试着记的笔录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倍感意外。

        格式没问题,字迹工整,记的内容条理清晰,基本都记在点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