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番外·三国线3-第2/3页

加入书签
    而且

    诸葛亮眼见刘备马上被裹成一团的孩子。

    从前他只是耳闻刘使君对百姓很爱护,并不是此时许多士族的架子,非士人者皆不屑一顾,刘使君是常与黔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

    今日便是亲眼所见。

    于是,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想起了从前的自己。

    以及,自己为何要跟着这位刘使君离开隐居躬耕之地,真正走入这乱世之中。

    怎么会只是为了其礼贤下士,三顾茅庐。

    他幼时便见这天下四方乱战起义,民不聊生。

    这是汉,却又不是汉。

    那强盛安定伟大的汉室,似乎只存在于简牍上,存在于老人家怀念的口中,存在于所有人梦中。

    在诸葛亮十二岁的时候,曹军屠徐州,泗水为之断流。

    徐州,是他的家乡。

    彼时他已然失去了双亲,跟在叔父身边。

    乱世的主旋律就是逃难避祸,是谁都逃不脱的漩涡。

    士人避走,百姓流离。

    这血腥乱世会有终结的一天吗又会被谁终结呢

    然后,十二岁的小诸葛亮忽然听闻,有人带了几千人,就敢去硬抗曹军救徐州,且一路上对百姓秋毫无犯。

    叔父为家乡欣然至落泪道果然是刘使君啊

    之后的许多年里,诸葛亮又听到过许多次这个称谓。

    从老师口中,从他志同道合谈讲世事的朋友们口中,从乡间黔首口中

    不过,凡是胸中有天下大势的人,提到这个名字多是深长的叹息,是冷冰冰的现实可惜刘使君无有时运啊

    他们看着舆图道这些年了,刘使君连真正落脚的地盘也没有。如今曹操已占据北方,这天下归属啊,只怕要定了。

    人力啊,终究不可胜天。

    人,要认命。

    冬日的太阳落在身上。

    诸葛亮想起方才在隆中的草庐中,自己见到了十二岁听闻过的刘使君。

    更见到了他眼底的光,心中的火。

    他两鬓微霜,他志犹未已。

    他不认命

    那一刻,诸葛亮就明白了。

    明白了眼前人,也明白了自己。

    他从十七岁开始隐居,到今岁恰是十年但在这一日隆中对谈后,他清楚地知道,今日便是自己隐居闲耕的最后一天了。

    如果可以,他希望是

    眼前的人终结乱世,重兴他未曾亲眼见过,却无比向往的汉室。

    如果这是一把火,他愿意做风。

    希望这场火,能烧尽这天下战乱混沌

    虽然诸葛亮想起了许多往事,但其实只是瞬息。

    于是吃着饴糖的姜离,就看到刘关张三人在亲厚默契的谈说,年轻的诸葛丞相在旁边望着自家主公笑。

    在这冬日阳光下,像是一幅金光闪闪的画。

    姜离看向二十七岁的武侯。

    唇边含笑目光温和,但眉眼间却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

    似乎天下间无有难事。

    也确实如此,他出山后不过数年,这天下大势就真的如他推演的一般,成为了三分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