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本钱,一天赚一两,要翻倍的利,半大孩子哪有那能耐?于是我有半个月没吃过一顿晚饭。还有一回差点被人拐子带走,那人拐子呀,当真跟戏文里写的一样,拿块帕子拍你一下,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醒了以后已经躺在家里了,也就是那回,我才知道我每回出门,身后都有几个护卫跟着,我爹好赖是亲爹。”
生平头回听人这么调侃亲爹,冯三恪眼里浮起点点笑意来。
虞锦却越说越气:“可第二天一大清早,他照样把我扔到了大街上,还是给我一两银,赚不回一两来照样没饭吃!那时我可恨他,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爹啊?那时我家早已发迹,他坐在家里吃着山珍海味,我在外边风吹日晒饿着肚子,心里头直想骂娘。”
“我气得狠了,偏要跟他对着干,他不给我吃饭,我就跑去酒楼点菜。酒楼里最便宜的一桌席半吊钱,四冷四热一饭一汤一点心,我呢自己吃一桌,再打包带走一桌,这就是一两了。吃完也不给钱,就报我爹的名字,酒楼的掌柜认得我,自然不知有异,回头去府里跟管家要账便是。”
“你想啊,我吃了半两,带回去半两,清早带出来的一两也没花,这不就是赚了一两嘛。”
虞锦说着说着自己笑了,见冯三恪听得入神,忙摆摆手:“这是诡辩,你可别学。”
她讲故事的能耐实在好,直叫人沉浸其中,冯三恪心都提了起来:“吃霸王餐……那主子回家受罚了么?”
虞锦笑着摇头:“没有,我爹还夸我机灵。旁人说靠天靠地靠祖宗,都不是好汉,我爹却说,有能靠的时候就先靠着,能借的力都要借上,踩着前人肩膀再往高处搏,非要脱出家族庇荫,从头来一遭,那是傻子才做的事。”
“这就是我从商学到的第一课——借势。”
她继续往下讲:“晚饭的事解决了,我就不生我爹的气了,开始满大街得找办法,什么法子能一天赚一两银子呢?”
“那时街上有个书舍,书舍就是卖书的地方。那时的字书雕版极贵,书舍里卖的书大多是手抄的,许多家贫的学子靠抄书挣钱,一宿不睡能抄一本,赚得二十文,可书舍掌柜倒手一卖就是半两银子,心黑得厉害。”
“我呀,就去他书舍里买了几本孩童启蒙用的书,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跟那群抄书的穷书生说替我抄书,一本给他们百文钱。一边是二十文,一边是百文,书生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有了书,我就支个摊儿卖书,就支在那书舍旁边,一本书不要半两银,只卖二百文,专门抢他家生意。”
“书生愿意替我抄书,客人愿意买我的书。那掌柜的气得半死,恨不得提着戒尺上来揍我,可我家护卫就跟在旁边,他不敢动我的。”
虞锦拊掌笑道:“这是从商第二课——竞价。”
两个故事,冯三恪听完恍了半天神,总算消化,还想听她继续往下讲。
虞锦却掩着口打了个喷嚏,站起身:“行啦,回屋去吧,冷哈哈的吹着风找罪受呢?想听故事以后再给你讲,一晚上就全教给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你了,我还怎么当师傅?”
她这道别实在是果断,起来打声招呼就走,一句不多说,也没道句“好好歇息”什么的。
一路回廊下全挂着灯笼,照得前路通明。冯三恪望着她走远,怔怔追了半步,停下了脚。
*
更声已过亥时,正院北面的主屋还亮着灯。
兰鸢熬不住,撑着脑袋一点一点地犯困,竹笙拍醒她,叫她先去睡了,给小姑娘盖好被子,自己折回里屋算账。
虞锦左右手各一只算盘,对着面前一沓账册焦头烂额。竹笙的速度远远及不上她,又算完一页,她停下笔,犹豫道:“主子,我手上这本沾化县的账,总觉得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虞锦抬眼看她。
“做得太漂亮了。”竹笙细细道来:“盐运的一路上花销有许多,盐场采盐、雇的长工短工、私底下孝敬盐课司的,再有运盐路上镖队的花用,还有经行的每道关隘,零零散散的,总会有些遗漏。往年的账总是难算得很,里边有些琐碎名目是记不清的。可今年这账却做得漂亮极了,前后上下全能合得上,没一个数出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生平头回听人这么调侃亲爹,冯三恪眼里浮起点点笑意来。
虞锦却越说越气:“可第二天一大清早,他照样把我扔到了大街上,还是给我一两银,赚不回一两来照样没饭吃!那时我可恨他,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爹啊?那时我家早已发迹,他坐在家里吃着山珍海味,我在外边风吹日晒饿着肚子,心里头直想骂娘。”
“我气得狠了,偏要跟他对着干,他不给我吃饭,我就跑去酒楼点菜。酒楼里最便宜的一桌席半吊钱,四冷四热一饭一汤一点心,我呢自己吃一桌,再打包带走一桌,这就是一两了。吃完也不给钱,就报我爹的名字,酒楼的掌柜认得我,自然不知有异,回头去府里跟管家要账便是。”
“你想啊,我吃了半两,带回去半两,清早带出来的一两也没花,这不就是赚了一两嘛。”
虞锦说着说着自己笑了,见冯三恪听得入神,忙摆摆手:“这是诡辩,你可别学。”
她讲故事的能耐实在好,直叫人沉浸其中,冯三恪心都提了起来:“吃霸王餐……那主子回家受罚了么?”
虞锦笑着摇头:“没有,我爹还夸我机灵。旁人说靠天靠地靠祖宗,都不是好汉,我爹却说,有能靠的时候就先靠着,能借的力都要借上,踩着前人肩膀再往高处搏,非要脱出家族庇荫,从头来一遭,那是傻子才做的事。”
“这就是我从商学到的第一课——借势。”
她继续往下讲:“晚饭的事解决了,我就不生我爹的气了,开始满大街得找办法,什么法子能一天赚一两银子呢?”
“那时街上有个书舍,书舍就是卖书的地方。那时的字书雕版极贵,书舍里卖的书大多是手抄的,许多家贫的学子靠抄书挣钱,一宿不睡能抄一本,赚得二十文,可书舍掌柜倒手一卖就是半两银子,心黑得厉害。”
“我呀,就去他书舍里买了几本孩童启蒙用的书,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跟那群抄书的穷书生说替我抄书,一本给他们百文钱。一边是二十文,一边是百文,书生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有了书,我就支个摊儿卖书,就支在那书舍旁边,一本书不要半两银,只卖二百文,专门抢他家生意。”
“书生愿意替我抄书,客人愿意买我的书。那掌柜的气得半死,恨不得提着戒尺上来揍我,可我家护卫就跟在旁边,他不敢动我的。”
虞锦拊掌笑道:“这是从商第二课——竞价。”
两个故事,冯三恪听完恍了半天神,总算消化,还想听她继续往下讲。
虞锦却掩着口打了个喷嚏,站起身:“行啦,回屋去吧,冷哈哈的吹着风找罪受呢?想听故事以后再给你讲,一晚上就全教给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你了,我还怎么当师傅?”
她这道别实在是果断,起来打声招呼就走,一句不多说,也没道句“好好歇息”什么的。
一路回廊下全挂着灯笼,照得前路通明。冯三恪望着她走远,怔怔追了半步,停下了脚。
*
更声已过亥时,正院北面的主屋还亮着灯。
兰鸢熬不住,撑着脑袋一点一点地犯困,竹笙拍醒她,叫她先去睡了,给小姑娘盖好被子,自己折回里屋算账。
虞锦左右手各一只算盘,对着面前一沓账册焦头烂额。竹笙的速度远远及不上她,又算完一页,她停下笔,犹豫道:“主子,我手上这本沾化县的账,总觉得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虞锦抬眼看她。
“做得太漂亮了。”竹笙细细道来:“盐运的一路上花销有许多,盐场采盐、雇的长工短工、私底下孝敬盐课司的,再有运盐路上镖队的花用,还有经行的每道关隘,零零散散的,总会有些遗漏。往年的账总是难算得很,里边有些琐碎名目是记不清的。可今年这账却做得漂亮极了,前后上下全能合得上,没一个数出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