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第3/4页

加入书签
    牢房铁门一开,明晃晃的日光随着冬日冷风一齐灌入,地上积雪灼得人双眼刺痛。冯三恪闭了闭眼,又被身后狱卒搡了一把,只得迈步往前。

    外头停着辆马车,另有两个护卫骑在高头大马上。瞧见人出来了,从车里跳下个十四五岁的小少年,穿着件锻面棉衣,模样俊俏,笑眯眯迎了上来:“劳烦两位差大哥了,那这人我就带走了,还需签字画押不?”

    狱卒摆摆手,说不必。

    “那成。”少年从怀中摸出两块碎银,掌心向下递过来,又笑:“哥哥们拿着买酒喝。”

    银子送到了手边,带冯三恪出来的两位狱卒忙拢入袖中,面上的冷淡立马不见了,还好声好气道:“这人最近半月没用刑,回去找个大夫给抹点伤药,养几天就好了。”

    两边笑着说话,唯独冯三恪杵在中间,僵成一块石头,仿佛两边讨论的不是他的性命。

    他在牢里受了不少磋磨,肩背有些挺不直了,七尺高的汉子缩着肩膀站着,瞧着倒挺可怜。

    少年多瞧了他几眼,有点愁,开口便不如方才玲珑了:“我叫弥坚,是锦爷手边的人,我就喊你……冯大哥?锦爷说让我把你带回府里去,什么缘由我也不知道,稀里糊涂就让我来接人了。”

    他不知道缘由,冯三恪却知道——恩人心善,不忍他含冤而死,掏了一百二十两银,买他一条命。

    “那咱走吧?”

    弥坚走回马车边上,一掀帘子,竟是让他上马车的意思。

    冯三恪呆立半晌,怔怔回头,往高处看。

    偌大的“县牢”两字红艳,仿佛刚泼上去的血。

    他背着这冤屈在牢里关了半年,九次过堂,一十六次受刑,熬过一百六十三天,从盛夏到冬至。

    几番挣扎,几番绝望,如今,终于能活着走出这地方。

    马车不大,只有一面有座,冯三恪弓着腰爬上车,正要给身后的弥坚让出位置,车门却从外边合上了。

    他听到弥坚在外边跟两个护卫笑闹:“我可不骑马,今儿说好了让我赶车的……不会不会,我驾车慢一点,决计不会撞了人……哈哈哈,技多不压身嘛,这话可是锦爷说的。”

    外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头三人笑闹着,马车慢慢行开了。

    冯三恪绷紧的肩膀塌下来,慢腾腾转了转头。

    车壁上有张小木桌,不用时挂在壁上,此时支开了,上头摆着一壶茶,两瓷杯。茶壶摸着还有温,是出门前刚换上的。

    冯三恪渴极了,犹豫再三,没动人家的杯子。

    座上铺着一层软垫子,黑底绸面,上头绣着一个个小小的吉字纹,针法密密匝匝,好看极了。连一个垫子,都是寻常人家没有的精致。

    他怕身上有虱蚤,不敢坐那垫子,就蜷着身子缩在马车里,倒委屈了他这个身材。

    马车慢吞吞地行着,竟比走道还慢一些。车马颠簸中,冯三恪想着,他这辈子头回坐马车,便是在如此境地,一时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行了半个时辰,到了地方,弥坚一扯马缰,马车晃晃悠悠停了下来。他跳下车,甫一开门,撞入眼的便是冯三恪这个模样,一时竟呆了呆。

    年纪轻轻的少年心思通透,不笑,也不问,仿佛没瞧见似的,笑吟吟道:“冯大哥,咱到府上了,我扶你下车。”

    这宅子是前几日刚刚买下的,虞锦和随行十几人头天中午到了的陈塘县,住了一晚客栈,第二天就买好了宅子。门上匾额尚未来得及换,还是前人留下的“张府”二字。

    冯三恪知道这张府,几年前住着的是个地主爷,后来儿子中了举,合家搬到别处求学去了。

    冬日清冷,门卫都躲进了门房取暖,瞧见弥坚回来,隔着窗打了个招呼,眼睛往旁边一晃,皱了眉:“这是从哪儿带回来的讨乞的?带他过府做什么?”

    弥坚打了个哈哈:“乱说什么呢!这是锦爷亲自挑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