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抠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他和老光棍子赵大山一样,稳妥的日子没能过上几天,一路熬过来,就像瘸腿骑着独轮车一样,跌跌歪歪的没个太平。马老抠的父亲也是一个匠人,同样做得一手好豆腐,但他不像他的哥哥——马国海的父亲那样有钱了就去作祸,他仍是本本分分地做他的豆腐。建国的时候,他家的豆腐豆腐依旧很红火。当时的马老抠只有十来岁的光景,没事儿就帮着父亲招呼那头拉磨的毛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殷实红火。可是,一场反匪反霸运动让他们家的日子一跟头就栽下来了。早已眼红他们家日子的张老驴的父亲张扬着说马老抠的父亲解放前曾经跟土匪有过来往,在他带人分了马老抠他们家的家产之后,就把马老抠的父亲扭到万人大会上进行批斗。马老抠的父亲气愤不过,在一个夜里一根麻绳子了结了自己的性命。马老抠的母亲见马老抠的父亲去了,也随着寻了短见。马老抠上午兄长下无姐妹,就这样一个人给父母抛下来了。一个走村串寨子的剃头师傅见马老抠可怜,就收下马老抠做了徒弟。那时候的马老抠虽然年龄小,但心里已经知道横竖道道儿了,跟着师傅学得也很用心,再加上他心灵手巧,师傅教得也专心,没多久,他就可以替师傅走村串寨子了。三年师满,师傅给他备了一副剃头担子,分了些村子给他,他就一个推子一把刀独自营生儿了。那几年,他脚脖子连着屁股蛋儿跑,也算能糊口了。正赶上他往二十岁上迈的时候,上面又来了一个大yue进,赵大山脑门子充血,把他烧水的剃头锅子砸吧砸吧扔进了炼铁炉子,然后让他马老抠在炼铁炉子旁边呼嗒呼嗒地扯那个鼓风的大风箱。历朝历代,不管啥运动,没有谁去动剃头师傅,可到了他马老抠这儿,赵大山破了这个例。马老抠跑的村寨多,见识也算广,不管旁人咋样安排,他就依着咋样做,虽然没了剃头锅子,他也没有出啥子大灾祸。身干肠子瘦的马老抠逃过了大yue进,就又被三年的“自然灾害”熬得更苦了。那个时候的马老抠已经是二十出头的人了,寨子里有热心的娘们儿张罗着给他提媒拉纤儿,刚有个姑娘家对他马老抠有点儿心思,马老抠又被赵淌油揪出来了,说他出身在“资本主义家庭”,需要清理随生而来的资本主义思想。有了这样的倒霉大运,人家姑娘哪儿还敢跟着他马老抠?好不容易挨过“四qing”,戴上红袖章的赵淌油又很英雄地跟他掰扯起了他的外号,说他有反革命思想,不然,咋的会愿意接受人们送他“老抠”的外号?“老抠,老抠,一个劲儿地老是抠,不抠倒社会主义不罢休”,这就足以证明他马老抠思想不纯动机不纯。在这一场运动当中,由于他马老抠经常遭受风吹日晒雨淋霜打,最后落下了一个哮喘的毛病。熬过“文化da革命”,马老抠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哪个姑娘家还愿意跟着他这样一个啥都没有的破落户?马老抠抽空儿去见了几个师兄弟儿,见几个师兄弟儿仍旧挑担子走村串寨子给人剃头,回来之后,他把师兄给他的一把旧推子和一把旧剃刀磨了磨,重新置办了剃头挑子。为了不至于再有人砸他的剃头锅子炼铁,他三毛钱买了一个大口尿罐子做烧水的剃头锅子,一副担子又干起了老行当。那根扁担在他肩上忽闪了好几年,也没忽闪出啥子毛病,他这才放了心。几年下来,他一个人的日子凭着手里的剃头家伙什儿也能过得去,却没有想到老天又闹了一场大洪水,把他刚置办起来的那个窝儿给冲跑了。马老抠挑着剃头担子往高处去躲那场洪水,走到半道上,听见路边有孩子的哭声,他就循声找过去。在路边儿上,他发现了一个包着几块破布的小奶娃子。马老抠放下担子抱起了小奶娃子,在那儿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过来认领。屁股后面的洪水容不得他再等下去,他就牙一咬心一横,抱着小奶娃子挑起那副剃头挑子走了。俗话说,“寡妇带娃,连滚带爬”。虽说马老抠不是啥子寡妇,可他带上了这个娃子,连寡妇也不如了,是滚也滚不动,爬也爬不了,一把屎一把尿的他也不知道该咋样张罗。每天出门儿,也没谁帮他照看孩子,他就很干脆地把孩子往胸前一绑,挑着剃头担子就走了。到了哪个村子,先打听有谁家的女人坐了月子,然后就好话一箩筐一箩筐地央告人家帮着喂他的孩子两口奶。孩子吃得不闹了,他就把孩子往身后一绑,然后就张罗着给人剃头刮胡子。后脊梁上的孩子不懂事儿,尿得他顺着脊梁沟子往下淌尿。他又要忙面前的活儿,就咬咬牙忍着让孩子在后脊梁上撒个舒坦。可身后的孩子忍不住,小屁股蛋儿给尿湿的屎布片子沏得难受,就一个劲儿地在他后脊梁上张着小嘴儿哇哇地哭。为了赶手下的活计,他就只好闪动着两腿哄逗着身后的孩子。后来,孩子慢慢会走路了,他的心操得就更细碎了,唯恐孩子有啥子磕碰。就这样,他带着孩子一天天地熬到了现在。今天马天宝成亲了,他也算是彻底地出一口长气了,日后他再一担挑子走村串寨,家里有儿子和儿媳妇收拾了,他也就省了大心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