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从桌上拿起那卷《满江红》,叹息对子婴道。
“吾与公子戍边十载,为的是大秦边疆稳固,不受外族**,但天不从人愿,如今匈奴败亡,扶苏却不能见。”
说完又凝视颇像扶苏的子婴道:“公子聪慧,或许他早已知道那份是矫诏,但还喝下去,就是不愿看到大秦日后祸起萧墙,兄弟间为那把帝椅手足相残,才甘愿喝下毒酒,随陛下而去。”
赐死诏书上的内容,连蒙恬这个外臣都有所怀疑,扶苏乃是秦始皇最疼爱的儿子,交付厚望之人,怎么对父皇要鸠杀自己一点怀疑都没产生。
扶苏聪明好学,生性善良,不喜斗争,也许他早就猜想到了,但为了大秦稳定,甘愿让位胡亥,不然怎会临死前要求蒙恬随他一起赴死。
“啊——”
子婴没想到蒙恬会说出这一番话,满脑子都是父亲甘愿喝下毒酒的场景。
扶苏当时是怀怎样的心情,恐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明知是假诏,空握手三十万军力,还情愿赴死。
所以蒙恬认为,若扶苏登位,会是一个爱民的仁慈之君,却不会是开疆扩土,雄霸天下的有为帝王,他没有帝君那种铁石心肠,没有虎窥天下的野心。
反而子婴,有心思,有谋略,有手段,更像当年的秦始皇。
不过这种人,是最不容被他人控制,蒙恬打算亲自教导子婴,他可不想子婴成了第二个秦始皇,而自己却变成吕不韦,不得善终。
见子婴失魂,呆坐席上,想不明扶苏赴死的意义,蒙恬轻咳几声,将他从游离中唤醒。
“叔父,胡亥毒杀吾之父亲,汝之兄弟,先咸阳眼看危在旦夕,叔父意欲何为?”
子婴回神,先不问自身,反是立即问蒙恬进一步行动。
无可厚非,子婴恨胡亥、赵高、李斯三人恨到骨子里去,若非三人狼狈为奸,毒杀扶苏,他就可以安安稳稳在咸阳做皇太子,不用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公子觉得该如何做?”
蒙恬并不接话,他想先看看子婴的意思,会不会被仇恨冲昏头脑。
面对蒙恬反问,子婴努力将心情平复,他明白这是叔父对自己的考核,也是第一堂课。
“叔父,子婴不知,请叔父教导。”
半响,心情复杂的子婴才从嘴里吐出几字,目光不敢看视蒙恬,垂首低头望向桌面。
“公子,你非不知,只是不愿对面。”蒙恬之话让子婴愕然,不觉中抬起头。
“其实汝心中知道,若咸阳被破,秦国便亡了大半,但胡亥等与你仇深似海,汝又希望看到他们被贼人所杀,所以你的心乱了。”
“将来你是要续秦国大统之人,遇事首先要做到心静,然后再分析利弊,于国有利,就算自身带有委屈,也要隐忍,你父亲为何情愿死,也不远兄弟相残,因为他明白,他与胡亥若打起来,大秦就会分崩离析,六国就会趁势而起,今天大秦局面,其实就是我与李斯相斗的结果。”
“或许扶苏兄在天会怪蒙恬,但吾不得不这般做,因为就算我不起兵,六国一样会复起,但愿扶苏兄可体谅吾之苦心。”
这句话蒙恬说得万分真切,毫无做作。
按历史轨迹,就算他真的死去,大秦还是难逃农民起义,然后被项羽覆灭的命运,现在反而为大秦博得一线生机。
“叔父千万莫自责,若父亲得知胡亥无道,定不会轻生,而是会与叔父一样选择。”
不管扶苏是否真的明白那份是假诏,也不管是否真如蒙恬的猜想,明知是胡亥毒杀,也不愿手足相残选择死亡。但胡亥后来将兄弟姐妹,赢氏血脉斩杀干净,这已经绝不是扶苏能容忍的底线。
所以若扶苏死后得知胡亥作为,定会后悔当初选择。
“公子次来九原,以后便是吾等之主,对今后有何打算?”
蒙恬不想在扶苏问题继续说下去,对与错,若干年后自有后人评说。
“一切听从叔父安排,侄儿不敢有异。”
子婴收敛了刚才的锋芒,一番话中,他已知蒙恬还是忠于大秦,忠于扶苏这就够了,若他想以身份去压制蒙恬,反会适得其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