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一块方巾

加入书签


    虽然知道初次见面就问人家个人问题,太没礼貌了。

    但是我越看越觉得……十有八九就是韦见素了。

    主要是,我居然觉得他俩挺合适的……

    这娃儿看起来跟王绪差不多高,比我高一点儿;看起来有一米八的样子。

    跟王绪不一样的是,王绪是那种看起来萌萌的、但是实际上很健壮的人,不能被他的小虎牙“蒙蔽”了;他毕竟是个匠人,虽然看起来瘦,但是应该是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人。

    可韦见素显然是个文弱书生。

    他长得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就很纤瘦;实际上应该比看起来的还要纤瘦,毕竟才刚刚16岁,应该是刚刚抽完个儿(刚刚长完个子)。

    他应该也是个混血儿,五官很精致;眼睛很大,由于刚好迎光,能看到他的眼睛是那种浅浅的琥珀色;眼睑是那种欧式大双眼皮;鼻梁很高,颧骨也挺高。

    主要是长得白,看着跟文艺复兴时期、壁画上走下来的似的;不是壁画走下来的,就是哪个雕塑成精了……

    用现世的话说,这就是妥妥的一枚小鲜肉啊。

    我去,不带这样的!

    长得帅就罢了,出身还好;出身好就罢了,还勤奋好学;有礼貌,还有才、还高瞻远瞩,以后还是大唐的丞相……

    当年韦见素早就看出来安禄山要反,可是玄宗这个傻孩子不相信……

    这么完美的一个人,我要还是个妹子,我都想嫁了。

    所以我看到韦见素的时候,忽然很想倒戈……

    杜铃兰嫁给他,比嫁给杜展好多了……

    而且我马上还要去当兵、马上就得去部队报道了;到时候肯定顾不上她。

    毕竟身体是杜展的,他看到“情敌”,总归还是会难受吧?

    所以忍不住就问了。

    “嗯,亲事倒是许下了。”韦见素说,有些不好意思,他视线躲闪、盯着地面,这样反而看到了他的长睫毛,我忽然想感叹,上帝不公,“待她及笄,便要去迎娶了。”

    “如此便要恭喜郎君了。”我说,后退一步,行了个礼,“郎君可曾见到我家三娘,今儿一早,三娘便出门了,至今鱼沉雁杳。”

    “铃兰?”韦见素不解,反问。

    果然是杜铃兰,不然的话,一般交情怎么会直接喊妹子闺名呢!

    “铃兰……不是一刻钟前才过去吗?”王绪不解的说。

    我懵了,韦见素叫铃兰就罢了,王绪怎么也跟着掺和?

    难不成你们几个都很熟?

    “‘一刻钟前才过去’?”我重复了一遍,反问。

    “嗯,和子金一同前去观赏玉兰了。”韦见素说,他看向身后的方向,“南郊有片玉兰林,这几日正含苞欲放。”

    子金?

    我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韦见素这一支系的韦子金是谁。

    韦见素是韦凑的儿子,出身于京兆杜氏南皮公房;韦老爹从曾祖起就在做官。

    到了韦老爹这辈儿,老爹自己是桂州都督府长史。

    刚准备放弃,忽然想起来了。

    韦子金,不就是韦坚吗?

    可是韦坚的老婆不是姜皎的女儿吗?

    姜皎的女儿显然比杜铃兰有“地位”的多啊?

    姜皎是姜柔远的儿子,姜柔远是姜行本的儿子,姜行本是姜謩的儿子。

    姜謩和高祖李渊关系匪浅,算是开国功臣。

    第二代姜行本跟太宗李世民也是好哥们。

    第三代姜柔远长得帅,又善音律,估计跟武则天有些不可明说的关系。

    姜柔远是地道的皇亲国戚,自己闺女嫁给了李思诲;对,李思诲就是李林甫那个熊孩子的老爹。

    老姜家一直走的都是“皇亲”路线,第四代姜皎,也就是姜柔远的儿子,他是李思诲的内弟。

    真的打算两家联姻的话,韦家就算都是傻孩子也看的出来,明显姜家女比较“合算”。

    现在这个时间段,已经不是氏族最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门阀士族的女儿地位和公主齐平甚至高于公主。

    现在的氏族基本上都被打压的差不多了。

    即使是这些老牌儿门阀士族家的女儿,现在最多也就算和郡王的女儿地位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