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三提着斧刀喘着粗气,靠在才砍进三分之一的树干上。整个人都是呆滞的状态。就那样看着那父女两人几乎三四斧就砍倒一颗大树。视线仿佛出现幻觉,只有那不断挥舞斧子的身影。
何南福看周边的枯树差不多都砍倒了。加起来连粗带细也有十几根了,才喊停:“行了瓜娘,这里不砍了。等把树带回去,咱们再换个地方砍。”
“成吧!那我找些藤条梆下。”
何南福这才有空看向半天没动静的王三,看他跟前一棵树也没有。不由的心里有点不满意。一个大男人还不如自己闺女能干呢!不行,明天也的让他起来练功夫。又一想连地方都没有,去哪里练。还是等房子起来吧!到时候一定的练,不然太丢自己人了。
王三不知道就因为自己的放空而造成了悲催的将来。但还好现在反应过来了,没底气的夸着:“呵呵,那个,叔你和瓜娘妹子,真是……能干……呵呵能干。”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误会也是美好的。何南福听这话,以为这未来女婿也觉得他自己力气太差,只是不好意思说。立马觉得王三很是有自知之明。评价就又好了点。拿起斧把他的半颗树也砍了下来:“以后我教你。”
王三到底知不知道以后我教你是什么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何南福觉得他已经答应了。
两人在美丽的误会中各自行驶着。瓜娘已经把树梆在了一起,然后绕到前面,背起预留的藤条就往前拉。何南福赶紧在后面帮忙推着。
王三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几乎没有帮上什么忙。本来想说自己来背,可是再看看那十来根那么粗的树。别说这么多了,就是给自己一根,也抬不动啊!所以也就尴尬在后面帮忙推。
看着好像很沉的样子,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的沉,第一是因为是下坡路的地势,第二是草或掉落的树叶起到了很好的顺滑作用。只要把部分的树枝砍掉,稍微使点力气就能很轻易的拉走。
这就是所谓的巧劲。何南福本来也以为瓜娘找藤条是为了梆起来,一次多扛一根,但没想到她把所有的树干都连一起了。后来又看闺女去前面拉的时候,才看出门道来,似乎和推车的道理一样。顿时觉得这真是个好方法,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体力,又能一次拉这么多。
本来想夸一夸闺女,但又想自己闺女本来就大胆又跳脱,这要是万一一夸,以后更管不住了可咋办。所以夸奖的话就又咽回了肚子里。
至于王三,他属于外行里的外行。给他个十年八年看,他也看不懂。除非让他背一次。可惜他太有自知之明了,所以他在很久很久以后才明白这巧办法。
就这样来回的连砍带搬的三四次,就差不多了。因为是在大山里砍的,所以离宅基地到也不愿。又怕明天衙门人来量地堵了路,所以树干都摆在了宅基地的最中心。
杨柳村的人叫这座最大的山为“红山”,具体原因也没什么人清楚。只知道就是这么叫出来了。可能是因为有个黑山连着,所以就起了这么个名字。至于其他几个小山头,那就没有名字了。
话说,不知道是因为这里人生活没那么穷苦,还是怎样,反正,红山里面的野味还真不少。最起码看到去年的枯野菜根不少,至于野味,因为化雪了,动物们也都出来觅食了。何王氏不允许爷俩再上山打猎,所以具体也不知道。
木头准备好了,石头也是现成的。大山脚下就堆了那么高的一堆。想怎么用都行。时间还早,三人就商量打土坯块。座上泥块,还需要凉个两三天才能用。
这东西对瓜娘还真挺新奇的。虽然有幸见过,但还真没上过手。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慧,因为村里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用黄胶泥座的土坯。黄胶泥可算是盖房子最合适不过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察觉出来的。
只是看老爹拿起王三做好的木头框架,然后就直接把用水和的胶泥浇在框架里面。最后泥座稳了,去掉框架就完事了。
瓜娘心想这样可不结实呀!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所幸跑回家拿了一小篮子的引火细柴。自己也堆起来一堆黄胶泥,然后把细柴倒进去,搅拌均匀后,倒水合成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