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就拿这个考验干部?-第2/3页

加入书签
    “嗯嗯,还是你考虑得周到,那这样,丫头去让葛熊带几个人把麦芽都给搬上来,我们去顶上做。”宋毅骋的顶上是驾驶舱这一层,这一层的建筑左右宽不过10米,但是长度有近40米,其它部分都是露的,为了好形容,宋毅骋以船首船尾方向为长,两侧船舷方向为宽,最前方是驾驶、指挥桌区与休息区,第一根桅杆就在指挥与休息区中间,正好以桅杆为界,休息区之后是前后1米5,左右宽8米的房间,分割成数个功能区,有船东专用的3分离卫生间,几个客卫与杂物间,这一排建筑也起到了分区的功能,将前后分开,后面以这8米宽的墙壁为安装点,布置了一字型的橱柜,再往后留出过道,是一个长1米2左右宽4米的岛台,整个开放式厨房区域可以是中西结合了,再往后就是一个宽度近9米的长条餐桌,足以容纳20多人就餐,当然室内宽10米,桌子9米,显然不合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毅骋当初在设计时,将餐桌两赌墙壁搞了两个像阳台一样的向外突出的超大弧形落地窗,以便增加两侧空间,再往后是一套沙发客厅用于会客休息,之后是围着第二根桅改一圈圆型酒吧台,最后是沙龙区,玩乐设施都在此处,出去之后就是超大的露区域,整个都是参考豪华游艇的设计,宋毅骋也是庆幸当时的别出心裁,要不然完全复刻镇远的话,现在可就没有什么享受的设施了。

    不多时,各种材料都搬到了驾驶层的厨房里,众人也分成几组,一部分人开始剁麦芽,剁得越碎越好,有几个开始泡糯米和玉米,宋毅骋知道肯定有人问了,你既然有玉米,为什么不当种子,这得能救活多少老百姓,并且此时玉米还有可能没有传播到大月国,其实不然,从哥伦布开始发现美洲,不到几十年,大概在1531年就有记录,玉米已经传播到了大月国,但是近百年了为什么没有普及推广,第一个基本原因,任何生物包括饶终极使命是什么,是繁衍后代,玉米也一样,如果他是你见过的那种样子,又大又粗,粒又多又密,那么掉在地上发芽生长,到了收获的时候,就是颗粒无收,为什么,因为营养不够,在后世玉米种植过程中有一个步骤叫间苗,通常每个坑里会撒三四粒玉米种,等长到二尺来高,就会进行间苗也叫疏苗作业,拔掉长的矮的,留下1-2颗保证长势,所以为了繁衍,实际上这个时候的玉米颗粒非常少,一株能出个十粒八粒就不错了,所以没人去种,因为产量太,在没有开始培育之前是不适合种植的。

    第二个这就要后世的种子公司和农科院了,不要以为后世亩产千斤,拿过来当种子一样行,大错特错,真要是那样还要农科院干什么?这些玉米粒严格来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种子,只能称之为果实,在某种意义上讲,玉米属于杂交作物,基本上是不能直接当种子的,当然不是种不出来,而是产量达不到预期,如果非要留种,也不是不行,在宋毅骋的维度时代,只要在秋收的时候去丹东的江边看看就明白了,鸭绿江两侧都种植玉米,一边是高大粗壮亩产千多斤,一边则是低矮稀疏亩产不过三四百,所以种子这种东西是一代代人进行培育的,可不是兜里揣俩玉米粒穿越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种子这东西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既然是杂交,那么至少是保留了包含两个品种的性状,如果直接作种子,那么就会产生疯狂的性状分离,最终可能是颗粒无收,当然也可能是收获个二三百斤。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农科院这样的培育机构,宋毅骋船上的这些玉米也只能作为食物去消耗,离着能种植还有些距离。

    玉米糯米同样进行粉碎之后泡上一个时辰,在开始用大锅去煮熟,煮软之后凉凉,然后将剁好的麦芽倒进去开始搅拌,搅拌均匀后就焖在锅里保温两个时辰以上,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发酵的过程,大概的原理就是玉米糯米提供淀粉,而麦芽含有酶,双方进行反应会将淀粉分解转化为糖,也可以叫糖化反应,糖化反应结束之后,搞点酒曲,在进行单向密封发酵,过一段时间就能蒸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