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神都篇四-第3/9页

加入书签
    秦慕璟看到常何在难受的表情,却忍不住笑了起来。“好了,不为难常大人了。常大人一片赤诚,还在想着如何保全这些同僚的性命,实在难能可贵。但是让常大人要是失望了。孤还是要用这些人当引子,不过不是全部,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已让大明台查过这些人的底细了,哪些可杀,哪些可留,都有依据。”说着他从袖中摸出几张纸,递给了常何在。

    在常何在认真阅读纸上所写内容时,秦慕璟继续说道:“共有各部各级吏员二十二人,均有贪墨、渎职、滥权等罪行,依律当斩。除去这二十二人,其余人等死罪可免,皆降职一级,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常何在看着纸上关于这二十二名吏员的道道罪行,有些人官职不高,但所犯之罪却让人瞠目结舌。他万万没想到,朝堂上这些一个个道貌岸然,处处以圣贤标榜自居的同僚们,竟然做出如此有违圣贤教诲之事。他长叹一声,恭敬作揖道:“但凭殿下处置。”

    秦慕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常大人,不必难过。你所追求的人生大道志向高远,但与你同朝为官的那些同僚未必都是这般打算,也未必能懂你。读书入仕,有些人,比如你是为了经世济民;而有些人,比如他们,是为了升官发财。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能尽力挽救他们的性命,已算仁至义尽了,当得问心无愧四个字。就如同古贤圣人教诲那样,孤也愿意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可惜,这次孤要用他们当那引子,用他们的死,看看能钓起什么。如果钓起的仅仅是几条在烂泥里打滚的泥鳅,那么这些人就算死不瞑目,这份罪孽孤来承担;可如果钓起的是深潭里潜伏的恶蛟,那就是物超所值了。他们的死就是为国尽职尽忠,他们的父母,孤替他们颐养天年、他们的子女,孤替他们抚养成人。”

    常何在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储君,感受到了帝王身上才有的杀伐果绝、恩威并施。他对着秦慕璟躬施一礼,许久不愿起身,他哽咽着说道:“臣代那些即将赴死的同僚们,谢殿下。”

    秦慕璟腹中其实还酝酿有另一套方案,只是现在不方便与这两位坦白,怕吓到他们,毕竟用女鬼做谍子这事,也算是一桩奇闻了。假如那位红妆姑娘能在五凤坊内锁定她曾经的雇主,那么这些要以死为饵之人就能活命。秦慕璟当然也希望留他们一命,毕竟古贤曾教诲天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这些话,他就不便与在场几人说了。———————————————————————————————————————————

    入夜,秦慕羽独自回到了自己在皇城中的住所。这是他以培养自己胆识为名而特意挑选的一处小院。对于他的任性举动,杨皇后数次告诫,可他就是不听。在选定这处居所后,这位皇子就不怎么回来住了。要么死皮赖脸地住在栖凰台,要么和苏骧住进定国公府。如果不是为了三天后要去成马山牧场必须回来取些东西,他都几乎要忘了自己在皇城里还有这么一处院子,想到这处没住了几天就要彻底离开的院子,秦慕羽对自己荒唐任性由衷懊悔了起来。

    一个月后,他就要起身赶赴榆州,皇帝敕令修建一座崭新的亲王府作为他满岁的礼物,这座王府由他的亲舅舅杨书仝监造四年,已在榆阳郡城外落成。而他也要在那里正式举办自己的满岁典礼,再之后就要由自封地出发,开启长达六年的漫长游学之旅。

    大恒历代的皇帝嫡子都要在十二岁满岁之后,远离神都进行一场类似苦修的游历,这是大恒高祖秦道恒立下的家规,为的是让后世子孙不忘民间疾苦与祖辈创业之艰辛,这一家规数百年来从未断绝。

    到了一代雄主献武帝秦嗣源执政时期,更是将这次游历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适龄的皇子,即便在他亲自领兵在定州边境与蛮族鏖战时,仍不忘写信督促监国太子莫要让诸适龄皇子忘记此事,可见皇帝对于这次游历的重视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