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巴车上的美梦-第4/7页

加入书签
    那是因为,他们家也不只是差钱。

    对李湘怡生出来就娇生惯养,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已经成为李俊芳和梓桐尹的一种习惯。

    老两口来到马家荡承包养殖场,唯一的小姑娘自然也带到马家荡来了。

    要说这位能吸引孙道良的小姑娘,她是谁,不说,我不说读者也应该猜出来了。对,你猜对了朋友,她就是后来成为孙道良妻子的李湘怡。李湘怡全天候和爸爸妈妈泡在鱼池蟹塘里,是因为在她的周围,没什么年轻人和她共频,或者说志同道合。

    哪怕是刚认识她的孙道良,和李湘怡也是貌合神离,内心世界各异。

    在农村种田和搞养殖的人家,你根本找不到年轻人的影子。有作为的年轻人,或者说有想法的年轻人,都到千里之外的京沪广打工去了。宁愿待在城市里躺平,也不愿意回老家靠种田为生,乃是因为社会遗留下来的两极分化的不公平矛盾所致。

    李湘怡没办法,她是爸爸妈妈的独生女。

    爸爸妈妈背井离乡来到马家荡,为的是谁呀?还不是为了她李湘怡么。老两口累死累活,百年之后的所有,不是她李湘怡又能是谁的呢?所以,既然爸爸妈妈都在为自己奋斗,他李湘怡有什么理由不去传承爸爸妈妈通过经验琢磨出来的养殖手艺呢?

    或许,除了对爸爸妈妈为自己的付出报以感谢之外,李湘怡对自己的将来有了定位。

    尽管和爸爸妈妈在无人不靠的马家荡沼泽地,圈地办起养殖场。

    孤独寂寞冷,一年四季长相随,李湘怡还是坚守在爸爸妈妈身边,始终如一。拖网捕鱼,撒网捞蟹,李湘怡是紧随爸爸妈妈其后。正是因为心目中有了对养殖业的传承理念,她才决定生活在狂野的沼泽地上,哪怕一张白静静的脸蛋,被野风吹得黝黑、开裂。

    在蟹池鱼塘,能让李湘怡接触到的人,莫过于那些开着运输船,开着大卡车到鱼塘装鱼装蟹的鱼贩子和蟹贩子。

    尽管这些人经常和她爸爸妈妈喝得烂醉如泥,有的甚至倒在他们家床上就睡。这些人,文化素质极低。个人修养,也一团糟。污言碎语,不堪入耳。爸爸妈妈为了和他们做生意,只能附和,要么投其所好。

    李湘怡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十有**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

    他们都是些四五十岁中年汉子,和她李湘怡都是隔代人,没什么共同爱好,共同语言。虽然李湘怡处在对异性的渴望中,只是难得一见鱼塘、蟹池有年轻人的身影。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害怕吃苦耐劳,还是因为年轻人的志向远大,对农村产生畏惧和嫌弃。

    对在和农村、农业、农民打交道的时候,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自从孙道良不请自来,尽管他比自己大十多岁,小姑娘李湘怡对孙道良还是有点一见钟情。可能是作者判断有些过早的缘故,如果说李湘怡对孙道良有点感兴趣,倒是名副其实。亦或,是因为李湘怡一个人在芦苇荡呆久了,世面上的东西,只能在网络上和外界接触。

    可那都是虚拟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的感觉,是寮不起一个人兴致。

    至少,我们的故事主人公李湘怡,他就是这么认为。

    甭管李湘怡是否有意向,人家孙道良是双管齐下,一箭双雕。他既想得到李湘怡他们家养殖场的养殖经验,又想得到李湘怡的爱情。加之自己又不差钱,孙道良这个人也不吝啬。在这一点上,李湘怡爸爸妈妈也愿意和这样的高智商的人相处。

    对他们俩说,孙道良相当于城里人。农村人见到城里人,当然是崇拜的啦!何况,那孙道良是二军大的高材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