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放下茶杯,目光灼灼:“父皇当年逆而夺取,朝中多少隐太子党羽,多少前隋遗老,却从未有人公然反叛,何也?不过是因为父皇心胸宽广、能够容人罢了。那些曾经站在不同立场上反对过父皇的人,父皇非但没有因此借着其犯错之机会大肆清洗,反而各个委以重任,用人不疑,这才是如今贞观一朝已见盛世之相的根本。父皇杀伐决断,但是骨子里却有仁恕之心。既然仁恕之心可以开创贞观盛世,那么孤为何不能凭借仁恕之心继往开来,将这煌煌盛世延续下去?”
他说自己将孟子之言奉为圭臬,但是“仁恕之道”却是孔子的价值观。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也是仁。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认为最高尚的人便是宽怀、慈爱、善良的人。
由“仁”引申到是“恕”,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也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即为仁爱,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宽容,谅解,心胸如海纳百川。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pla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ela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r/>房俊沉吟一下,说道:“仁恕之心,可仁爱世人、容纳万物,然而此之谓道德之极致,知易行难。”
李承乾笑道:“能比高祖皇帝晋阳起兵、定鼎大唐基业,能比父皇逆而夺取、开创贞观盛世更难?”
房俊想了想,道:“各有千秋吧。”
哪一个更难?这不好评论,但这两者不仅需要自身之能力,更需要大势、气运,“仁恕之心”除却本身之外,也需要持以之恒,何时何地都不忘初心。
李承乾淡然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房俊摇头失笑,问道:“殿下为何有这份心思?”
李承乾笑道:“即便是贩夫走卒,亦有其价值所在,或是贩卖货殖为民增富,或是赚取钱财养家糊口,孤好歹也是父皇之嫡长子,出身显赫血脉高贵,总不至于一无是处吧?所以想来想去,大抵也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房俊便感慨道:“何止是一些优点?单只这‘仁’之一字,殿下若是能够贯彻始终,不啻为千古一明君也。”
古往今来,帝王不知凡几,可有几人能够在死后得到一个“仁”字为谥?无一不是一代明君。
宋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好吧,最后一位不算。
没有谁是惊才绝艳、无所不能。关键在于要有自知之明,看清自己的能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内充分发挥自身之优势,方能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一点,李承乾做得还算不错。
固然曾有一段时间因为被兄弟们咄咄相逼导致迷失了自己,但是好在这一世能够及时从迷惘中醒来,找回自己未曾变质的本性,不至于如同历史上那般苦海迷航,一头扎进一条不归路。
其实人生总是徘徊在十字路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使得人生要去面临种种不一的前程。
没有人知道正确的选项,但若是能够人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却往往能够在历史的潮流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他说自己将孟子之言奉为圭臬,但是“仁恕之道”却是孔子的价值观。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也是仁。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认为最高尚的人便是宽怀、慈爱、善良的人。
由“仁”引申到是“恕”,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也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即为仁爱,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宽容,谅解,心胸如海纳百川。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pla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ela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r/>房俊沉吟一下,说道:“仁恕之心,可仁爱世人、容纳万物,然而此之谓道德之极致,知易行难。”
李承乾笑道:“能比高祖皇帝晋阳起兵、定鼎大唐基业,能比父皇逆而夺取、开创贞观盛世更难?”
房俊想了想,道:“各有千秋吧。”
哪一个更难?这不好评论,但这两者不仅需要自身之能力,更需要大势、气运,“仁恕之心”除却本身之外,也需要持以之恒,何时何地都不忘初心。
李承乾淡然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房俊摇头失笑,问道:“殿下为何有这份心思?”
李承乾笑道:“即便是贩夫走卒,亦有其价值所在,或是贩卖货殖为民增富,或是赚取钱财养家糊口,孤好歹也是父皇之嫡长子,出身显赫血脉高贵,总不至于一无是处吧?所以想来想去,大抵也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房俊便感慨道:“何止是一些优点?单只这‘仁’之一字,殿下若是能够贯彻始终,不啻为千古一明君也。”
古往今来,帝王不知凡几,可有几人能够在死后得到一个“仁”字为谥?无一不是一代明君。
宋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好吧,最后一位不算。
没有谁是惊才绝艳、无所不能。关键在于要有自知之明,看清自己的能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内充分发挥自身之优势,方能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一点,李承乾做得还算不错。
固然曾有一段时间因为被兄弟们咄咄相逼导致迷失了自己,但是好在这一世能够及时从迷惘中醒来,找回自己未曾变质的本性,不至于如同历史上那般苦海迷航,一头扎进一条不归路。
其实人生总是徘徊在十字路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使得人生要去面临种种不一的前程。
没有人知道正确的选项,但若是能够人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却往往能够在历史的潮流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