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亲情与背叛-第2/6页

加入书签
        人家房俊当初提出这个议案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救援灾民!

        在这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无论通信还是交通都极其落后,天灾**屡见不鲜,水患、旱灾、蝗灾、疫病、地震……每一次灾祸,都意味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直接死亡!

        如何评价一个帝国是否强盛、一个时代是否繁荣?

        在古代,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人口!

        这个标准看似很简单、很粗暴吧?

        然则就是如此!

        人口多了,就能耕作更多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就能征召更多的军队、大败更多的敌人!

        反过来,只有一个帝国强盛起来、繁荣起来,土地更多、粮食更多,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所以,史书之上所谓的盛世如何评判只有这么一个条件——哪个时代人口多,哪个时代就是盛世!

        李二陛下很满意大臣们的反应,既然都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他自然不会严加苛责。大臣们也是人,都有三姑六亲新朋故交,都是生活在一个个圈子里头,追逐利益乃是不可避免之事。

        他从来都不认为大臣们争夺利益有什么不对,只要能够在利益之上还有一条道德约束的底线,那就很好。

        然而长孙无忌可不这么认为……

        在高士廉说出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他就心中一震,不可置信的看着高士廉云淡风轻的脸!

        房俊的初衷是什么?

        是救援灾民!

        这是大义!

        高士廉既然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显而易见已经完全倾向于房俊这个议案的实施……

        可是这不对头啊!

        关陇集团在军中影响力深厚,几乎大半的中下层军官皆是出身于关陇集团。这些关陇集团出身的军官为李二陛下争夺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李二陛下皇权的基石。

        可也正是因为关陇集团在军中的根基实在是太过深厚,所以李二陛下才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要削弱关陇集团的实力,这一次房俊的议案,说不得其中便有李二陛下的授意……

        而高士廉能够走到今天凭的是什么?

        固然有他自己精明强干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关陇集团的加成!

        没有文德皇后、没有他长孙无忌、没有关陇集团的鼎力襄助,他高士廉凭什么数十年间都是李二陛下身边最亲近、最有影响力的谋臣?

        靠渤海高氏么?

        呵呵……

        然而现在,高士廉却反戈一击,赞同房俊这个名为救灾,实则将军权分散动摇了关陇集团根基的议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