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了“诡异”这个词汇,是因为这篇社论有些看不懂,但是撰文者却是当朝宰辅、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这就有意思了。
当爹的给儿子站脚助威这没啥,但是云山雾罩的弄出这么一篇社论是怎么回事?
韩瑷第一时间打发仆人到街道上买来一份《贞观周报》,将茶具收走,铺在茶桌上与长孙濬仔细阅读。
这篇社论的标题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的第一句:“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大意是说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这是要鼓吹制度革新么?
韩瑷颇为不解。
他少时便操行出众博学多才,且通晓吏治,年纪轻轻便升任兵部主事,这可不仅仅是雍州韩氏的势力推动,大半是因为他当真有着卓越的能力。
在他看来,制度革新是一个帝国王朝达到一定时期所必需经历的阵痛。每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崛起便是因为它有着符合时代的制度,然而再完美的制度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弊端丛生,滋长腐肉,导致吏治腐敗、机构臃肿,就必须下定决心剔除腐肉,更新换代。
可是现在的大唐繁华锦绣蒸蒸日上,哪里用得着革新?贸贸然革新非但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甚至会动摇此刻尚算完美的政治基础,实在是得不偿失。
房玄龄能够成为宰辅之首,执政能力是得到公认的。
不会这般操之过急吧?
心中疑惑,他接着往下看。
看着看着,愈发糊涂了……
这里房玄龄又引用了一句名言:“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这句话乃是汉朝淮南王刘安所说,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大意是说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长孙濬奇道:“这是要改革?”
当真是要改革吗?
韩援沉思不已。
自古以来,改革都会损害某一个集团的利益,必将遭受强力的抵制,这是必然的。
若是房玄龄当真想要在大唐目前的形势下进行改革,首先反对的不是关陇集团,不是江南士族,不是山东豪强,而是李二陛下!
现如今的大唐繁荣昌盛,李二陛下心心念念平定西域东征高句丽成就不世之帝王为业,怎会容许房玄龄在这个时候搞改革动摇政治基础,影响他成就千古一帝之霸业?
况且房玄龄的执政理念一向比较温和,绝对不会为了所谓的“名标青史”就去触怒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这就有意思了。
当爹的给儿子站脚助威这没啥,但是云山雾罩的弄出这么一篇社论是怎么回事?
韩瑷第一时间打发仆人到街道上买来一份《贞观周报》,将茶具收走,铺在茶桌上与长孙濬仔细阅读。
这篇社论的标题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的第一句:“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大意是说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这是要鼓吹制度革新么?
韩瑷颇为不解。
他少时便操行出众博学多才,且通晓吏治,年纪轻轻便升任兵部主事,这可不仅仅是雍州韩氏的势力推动,大半是因为他当真有着卓越的能力。
在他看来,制度革新是一个帝国王朝达到一定时期所必需经历的阵痛。每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崛起便是因为它有着符合时代的制度,然而再完美的制度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弊端丛生,滋长腐肉,导致吏治腐敗、机构臃肿,就必须下定决心剔除腐肉,更新换代。
可是现在的大唐繁华锦绣蒸蒸日上,哪里用得着革新?贸贸然革新非但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甚至会动摇此刻尚算完美的政治基础,实在是得不偿失。
房玄龄能够成为宰辅之首,执政能力是得到公认的。
不会这般操之过急吧?
心中疑惑,他接着往下看。
看着看着,愈发糊涂了……
这里房玄龄又引用了一句名言:“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这句话乃是汉朝淮南王刘安所说,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大意是说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长孙濬奇道:“这是要改革?”
当真是要改革吗?
韩援沉思不已。
自古以来,改革都会损害某一个集团的利益,必将遭受强力的抵制,这是必然的。
若是房玄龄当真想要在大唐目前的形势下进行改革,首先反对的不是关陇集团,不是江南士族,不是山东豪强,而是李二陛下!
现如今的大唐繁荣昌盛,李二陛下心心念念平定西域东征高句丽成就不世之帝王为业,怎会容许房玄龄在这个时候搞改革动摇政治基础,影响他成就千古一帝之霸业?
况且房玄龄的执政理念一向比较温和,绝对不会为了所谓的“名标青史”就去触怒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