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瓷片-第2/3页

加入书签
    孟子涛大概地扫视了一遍,就从中发现了一个盘子,这个盘子看起来是完整的,不过被敲成了四块,盘心为一侧面团龙,以黑彩勾勒龙纹轮廓,绿彩填涂,龙身边围以绿彩祥云纹。

    这条漂亮的龙纹,甚至比我在很多博物馆里看到的龙都要漂亮,令孟子涛大感兴趣,上手一一看才发现,原来皇帝御用的五爪龙的脚多画了一只爪子,变成了六爪龙。

    估计当时画瓷的人画得太熟练了,一不小心多画了一只爪子,并且还进窑烧制了,原本这样的瓷器若被发现,所有人是要被砍头的,估计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当时被敲碎,然后偷偷埋到了土里,最后又人挖了出来。

    像这样独一无二的瓷器,虽然不是整器,但孟子涛相信如果流入市场,价格也是不菲的。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古代的官窑,有几个窑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且还通过了审核,进窑烧成了,这个机率实在太低了。

    另外,孟子涛发现,这只瓷器的款识部分有些确失,只有“大明成”这三个字是完整的,剩下一个“制”字只留了三分之一,另外的字都不见了,虽说剩下的字看起来没有问题,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疑点。

    想必正是因为这样,这只明明很珍贵的盘子,才留了下来。

    不过,既然遇到了,孟子涛怎么着也得仔细研究才是,万一是真品呢?

    观察发现,这只绿彩瓷盘整体器形敞口,弧壁,圈足。底釉平整光润,内外壁均为绿彩龙纹。

    外壁口沿一圈青‘花’‘花’叶纹装饰,釉下暗刻海水礁石纹饰,主题纹饰为两组四条绿彩行龙,二龙前行,二龙回首,均以黑线勾勒绿彩填涂。整器集合釉下青‘花’、暗刻、釉上黑线勾勒填彩等多种技法于一身,工艺复杂,制神作书吧‘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孟子涛认为,凭自己的经验,实在不相信这会是仿品,于是他使用了异能,心里笑了起来。

    孟子涛默不神作书吧声地把瓷盘放到自己刚才挑选的瓷片一边,正准备询价,心里一动,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又从大件里面挑选了一件‘精’湛的高仿,这才对摊主开口。

    “老板,麻烦开个价吧。”

    老板是位将近四十岁的中年人,头发‘乱’糟糟的,他看了看孟子涛选的东西,笑眯眯地指着小件瓷片说道:“那种的一千,那种的两千……另外这两件就有些贵了,加起来五万,一共加起来算你六万五千块吧。”

    大家都知道,完好的瓷器虽然因品相、纹饰等的不同价格差别很大,但总体而言依据年代还是有一个大概的价格系统,而瓷片买卖则没有对应的价格系统,但在玩家圈里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价格。

    以09年的价格,比如明代官窑瓷片,有一个字的瓷片大概200块,六个字就是1200块;清代的官窑瓷片,一个字大概是一百块,六个字的一片瓷片大概6百块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珍品或者保存的好的瓷片,价值就贵了,比如现在宋代五大名窑的瓷片相对比较难找,一片汝窑瓷片的价格,已经从几十元涨到了几千元,品相较好的钧窑瓷片,有的甚至上万元。

    所以说,按照这个价格来计算,摊主开的价格就贵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贵,贵了好几倍。

    孟子涛知道,摊主是看自己年轻,又是外地口音,故意宰自己的,这种场面他也见多了,无非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而已。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最后以一万三千块钱成‘交’。

    点了钱,摊主找了几张旧报纸,把孟子涛的东西包起来装进一只塑料袋里,递给了孟子涛:“有需要再来啊。”

    “再来我就破产了。”孟子涛挥挥手,拎着东西转身就走。

    摊主闻言心里一乐:“你破产才好呢,不然我怎么发财?可惜啊,这种‘棒’槌太少了,要是一个月有两三个,我就发啦。”

    孟子涛如果知道摊主是怎么想的,也会笑起来,有些人就是这样,自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吃亏的往往是他们,不过老话也说的好,无知是福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