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臣子恨二-第3/3页

加入书签
    现在的崇祯帝还未意识到,杀了袁崇焕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就如当日拿着尚方宝剑杀了毛文龙的袁崇焕,也不会想到,杀掉毛文龙,会最终将他送上黄泉路。

    这些日子,海兰珠不肯离开京城。

    看过宦海沉浮,世事变故后,她不停地在问自己几个问题。

    袁崇焕杀错了毛文龙吗或许是,或许不是,按照大明律法,毛文龙之罪的确该杀。

    崇祯帝杀错了袁崇焕吗但按照崇祯帝颁诏的罪名来看,除了通敌一事尚待考证外,其余罪行,袁崇焕也无法反驳。

    那是崇祯帝昏庸吗并不,他不但不昏庸,反而是聪明过了头,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试想一位不到二十岁的末代皇帝,面临着危机四伏,岌岌可危的大明朝,面对兵临城下的胡人进犯,他该如何决断呢

    是皇太极手段高明吗但归根结底,熊廷弼也好,毛文龙也好,袁崇焕也好,都是风光一时的钦差大臣,他们到底是死于谁手呢说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不如说,他们是死于体制。

    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等罪名,将袁崇焕以磔刑处死于西市。

    磔刑乃是明朝最残忍的极刑,常用处置穷凶极恶,罪恶滔天之人。凌迟刀割,割肉离骨,断肢体,尽受其苦后,再割断咽喉。当年伍子胥,也死于同样的酷刑。

    而她,到底是没有去刑场。

    行刑前,袁崇焕留下一首千古绝唱的遗叹。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时京城百姓深信袁崇焕通敌叛国,生绞活剐后,城中百姓是争噉其肉,其皮骨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当晚,佘明德冒灭门之祸,将袁崇焕悬挂于午门的首级夺下,在其家中后院安葬。

    袁崇焕生前的旧部皆前来祭拜,几十位男儿壮士,伏地恸哭。

    海兰珠躲在屋子里,无颜出去叩拜,只听着他们的哭声,手中紧紧握着那封休书,彻夜未眠。

    袁崇焕教会了她一件事情。

    原来,在民族大义面前,她从前所坚守的东西,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程本直所言不假,袁崇焕是痴,为国而痴。世人贪生,贪财,贪权位,唯独他不贪,只以天下为己任。背井离乡,驻守边疆,没有一句怨言,进京勤王,不顾众人阻拦,一心要入城守卫皇上,哪怕此举会被人误读成通敌叛国因为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早已抛弃了自己生命。

    以生许国之人,袁公举世无双。而臣子恨,又何时能灭呢

    她从来没有这样深刻地体味过,所谓帝国王朝,所谓千秋大业,到底是何其残忍的产物。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王败寇,这四个字,是嗜血的篇章。

    这是她第一次,这样后悔来到这里,踏入他们的人生里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