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山重水复疑无路

加入书签


    皇太极步履沉稳地进了大殿,“给父汗请安。”

    努尔哈赤毫不客气道“说吧,你到底有什么攸关大金存亡之事要禀”

    “儿臣想出了一招妙计,以解广宁之困局。”

    努尔哈赤眯着眼睛,打量着此刻殿中的我二人。皇太极就立在我身侧不远的地方,他僵直着背立着,宽厚的肩膀,和我熟悉的臂弯到头来,只有他,也唯有他,会不顾一切地救我于危难。

    得此一心人,我即便是一死,也算此生无憾。

    “说。”

    “广宁,乃辽西重地,更是我大金征服中原必取之地。若不拿下辽西,大金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囹吾。如今明朝已联络了蒙古、朝鲜,将我们围攻在这辽东不得动弹。三方辖制,腹背又是海域,无处可逃,辽西便成了我们唯一的突破口。不破广宁,大金往后的征途,只会愈加困难,甚至举步维艰。”

    皇太极条理清晰,逐字逐句沉声说道“儿臣听闻,汗王擒拿了一名辽东巡抚王化贞所遣来辽阳的细作,便心生一计。可以助父汗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广宁”

    听到这,努尔哈赤终于有了几分兴致。皇太极擅攻心计,征辉发、乌拉、抚顺诸城时,努尔哈赤屡次皆是靠他的妙计,从而得以轻而易举将之纳入囊中。他不仅懂兵法,更可以说是精通兵法,融会贯通。这一点,努尔哈赤亦是深信不疑的。

    “你说,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广宁”努尔哈赤不容置疑地复念了一遍。

    “是的。这一招叫将计就计,不知阿玛可曾听过。”

    “你是说,三国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用的将计就计”

    “正是。”

    皇太极正襟细说道“赤壁之战时,蒋干前去东吴企图劝说周瑜投降。周瑜遂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有心设计,诱蒋干盗走蔡瑁、张允二人的降书,以反间计而除去曹操的心腹要将。既然王化贞有心招降,证明他无心打硬仗。我们不如就借鉴此计,还他一封假的降书,让他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安枕无忧了。”

    努尔哈赤思忖了片刻,提出质疑“就算那王化贞上了钩,他也不会就此撤离守将,将广宁城白白交出来。如何能不费兵卒”

    “父汗有所不知。这熊廷弼和王化贞二人,一经一抚,传言不合已久,此事与明朝正如火如荼的党争关系匪浅。王化贞乃东林党首辅叶向高的弟子,乃是东林党一羽。而熊廷弼此人,原为楚党,万历年间初巡辽东时,就勒令停开马市,其在辽治理期间,可谓深得民心。此番经略辽东,熹宗不仅亲派五千京营选锋护其左右赴任,更是赐了麒麟服,派举朝文武大臣为他饯行。十数年来,几番被弹劾下台,又几番有人作保复位,此人若继续留守在辽东,只会阻挠大金一统辽地的步伐,此人必先除之。明廷党争之盛行,乃祸起萧墙之兆。我们若能从经抚不和入手,加以挑拨,激化矛盾,让他们窝里先斗起来。到时广宁战起,再加以诱降,里应外合,打王化贞一个措手不及,要攻下广宁城,简直易如反掌。”

    皇太极一番言罢,还未待努尔哈赤缓过神来,李永芳便啧啧称叹道“利用党争,从内部击溃明军。四贝勒此计实乃妙哉、妙哉臣不得不服。”

    努尔哈赤一听,连李永芳这枚汉将也臣服此计,不由得喜形于色,“李总兵,你也觉得此计可行”

    “不单是可行,可谓是绝佳的妙计。既能延缓眼下大金正需养精蓄锐的急迫,又能把辽事搅得更加乌烟瘴气,简直是一箭双雕”

    李永芳献言道“当年我在明朝为仕时,就耳濡目染了不少党争之事。齐、楚、浙、宣、昆,再加上这东林学派,可谓党羽林立。单国本一事,党争就不曾断过。若此番能加以大肆渲染,定会有定乾坤,扭局势之妙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