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练八极-第2/3页

加入书签
    叶玄天留下的很多东西,打底都要二十道仙气,只要再凑五道仙气,他就能学叶玄天留下的东西。

    到时不说天下无敌,至少自保应该没有问题。

    练了这两玉后,丁毅稍微休息巩固了一番,又拿出虎爷的那本书‘八极拳精要’。

    据铁手所说,虎爷还是出身名正派,是‘八极门’的弟子。

    早年虎爷拜在八极门一位高手门下,天赋出色,被称为八极门六大年轻高手,二十出头就练到暗劲,前途本来不可限量。

    不过虎爷天生风流,一次下山,酒醉之后,与地方上一女子发生关系,第二天虎爷酒醒连忙逃之夭夭,不料过了几天后,那女的找上八极门。

    因为这件事,虎爷被八极门逐出门派,国术大师之路,因而终结。

    八极门,始传于明朝,盛于清末,曾一度销声匿迹,在清末时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说法。

    打开拳书第一页:“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

    第一句话就说明了八极拳的精要所在。

    丁毅看了顿时兴趣大增,对着书本一边自学,一边研究。

    要知道普通的拳术,要靠手脚发力,拳拳入肉,打击对手,就算练到暗劲,也要**相触,才能触发暗劲。

    只有练到化劲的地步才可以力量外放,杀敌于数丈之外。

    而八极拳的精要‘八极’两字,就代表了‘极远之处’的意思,几乎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的内功拳法。

    清末民初最有名的八极拳大师就是‘神枪’李书文,他的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直到伪满。

    他的关门弟子刘云樵,在国民党政府警备队服役,当过侍卫队教官和姜介石警卫。

    而与刘云樵同时跟李书文学八极拳的李健吾,做过茅泽东主席的警卫。

    两个传人,分别做过两位国家领导人的警卫,放在古代就是御前侍卫,大内高手。

    据载:“李书文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窗纸振荡有声。李以枪刺树上枣,一枪一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铁锥入壁,力拔甚难,他以枪搅之,锥即出。”

    从这段记载里可以看出,李书文当时一掌击空,可以发到五尺之外。

    五尺接近于现在的两米,这功夫,已经和武侠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没什么区别。

    完整的八极拳有很多套路,包括:八极架、八极拳、六大开、八大招、四郎宽拳、六肘头、太宗拳、太祖拳、华拳、飞虎拳、春秋刀、提柳刀、**大枪、**花枪、行者棒、八棍头、纯阳九宫剑等。拳械套路,可单练,亦可对练。

    丁毅手上得到的八极拳精要,主要以拳术为主,加了一门春秋刀法。

    事实上,清末时,八极门的枪术最为厉害,在李书文手上发扬广大,纵横难敌。

    虎爷这被逐出门的弟子,自然没有学到最上乘的枪术,带出了拳术和刀法。

    丁毅不喜欢用兵器,就对着拳谱练起了拳术。

    太极拳有八大劲,八极拳却只有三大劲。

    分别为崩劲、憾劲、突击劲。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以刚劲为主。

    丁毅一招一式,按图索骥,练了一个晚上,越练越有味。

    本来练拳这东西,一定要师傅教导,自己瞎练的话,很容易伤筋动骨,甚至乱了气脉,小说里走火入魔不是空穴来风瞎说的。

    但是丁毅不知为什么,一练起来,脑海中慢慢出现个身影在闪动,似乎早对这门拳术了如指掌,一招一式,熟练无比。

    难道那仙界的叶玄天曾经也练过这门拳术?丁毅觉的有点奇怪。

    这应该是叶玄天的记忆,叶玄天肯定没练过这种低级的拳术,不过天下功夫一脉相传,他在仙界什么神通和法术不会,学起这拳来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这种意志影响到丁毅,所以丁毅学起来,也觉的容易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