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5页

加入书签
    柴窑,那是惊世的传奇,据说那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的最高境界,周世宗柴荣御定的御窑瓷器,要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让按着这种雨过天晴,云破初开的颜色来烧造。

    但是窑址从未没发现,只有古书记载,更没有实物传世,也就是从民国到现在,谁都没见过,别说民国,就是历史上有限的记载中,也没有人见过。

    他这里也有

    楼上参观完,已经是下午,比预定的时间久很多,主人热情,看宝珠“初学”,把心爱之物都拿给她看,让她上手摸。

    乾启很坏的在旁边说“如果在故宫,这些东西隔着玻璃你还摸不到呢”

    宝珠没理他,心思九转十八弯的人,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打算,试探问道“这东西真不错,贵吗”她很纯良地问。

    赵总很体贴,怕吓到她,等东西放下了才说“也没多钱,拍卖行拍的,从百万到千万都有。不过这些要是再拿起拍,很多都得上亿。”

    宝珠艳慕地拿起一个相对便宜的雍正粉彩笔筒,这东西,和赵老三曾经给她的那个是同一系列,但仿造水平明显不同,除了上面缠枝花卉的画工稍弱,其余地方,她已经找不出毛病,但她依旧知道,这东西不是真的。

    “都是拍卖公司买的”宝珠放下那笔筒,又拿起一只成化斗彩的鸡缸杯,细细打量。

    赵总说“当然,现在像我这种身份的人,难道要去平安坊”说完,看向乾启,以长辈语重心长的语气说“所以小启,我都和你说过好多次了,总去那些地方干什么,掉价,家里又不是没钱,被熟人碰见多没面子。”

    乾启说“我才入门,去那里假的多看看,也是学习。”

    “浪费时间呀”赵总很感慨。

    都是玩古董,现在他们圈子里,就算有人捡漏到真东西,都不会说是捡漏,捡漏,那是贫民的盛筵,对于他们而言,却会觉得在熟人面前没脸,不够契合自己的身份,所以一律,都是从拍卖行买。

    这是一次对宝珠而言,有重大意义的参观。

    她看的认真仔细,这一趟,对现在的古玩市场就有了宏观上的认识,一个赵老三而言,他儿子仿制,很低价的东西,通过拍卖行,转眼就几百万的到了这些人手里。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但也不难理解。

    离开赵家,宝珠意味深长地对乾启说“这顿饭我该请你”正在她不知何处下手的时候,乾启倒是给她指了一条明路。

    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首先要明白这个市场艺术品市场,究竟这些艺术品被凭空喊出的天价,都流到哪去了

    以藏养藏显然只适合玩家,弄清楚这种大利益链里面的行道,才是可以开张吃三年的捷径。

    乾启看她开心,笑着解释说“我玩古玩以前,就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像这样。但有些东西,也是前段时间才想明白。”开了车门给她。

    宝珠不明白,想了想,上了车才问“想明白什么”

    乾启发动了车子,“也没什么,我前一段有点想偷懒,就也找了一个艺术品经纪,结果那人跑了,后来认识了你,我才发现,靠人还是不如靠自己,始终只有自己的眼光和知识不会骗自己。”

    就像赵总收藏了十几年,因为自己不下工夫钻研,所以买来的东西还是多数不靠谱。

    宝珠却摇头,“你这思路不对,收藏古玩的人,应该是出于喜爱,尝试靠近背后的文化符号,如果只是奔着真假去,那会少很多乐趣。”这话说的一点没有粉饰,是她对自家人才会有的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