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在肥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从左边来的畎夷被由吉光和左师率领的军队攻打;从右边来的风夷被由棨木和右师率领的军队攻打;从中间来的干夷被由起桃前师率领的军队攻打;从中右边来的黄夷被由胤侯亲自督导的中车军队攻打。随着鼓声的震响,八支军队开始了激烈的战斗。四个夷族的盔甲不齐全,战车和武器也不够完备,王师的军队在战斗中杀死了很多夷族敌人。四夷虽然勇猛凶恶,却不肯退却,坚决进行顽强的抵抗。当从早上辰时一直打到中午午时,战况激烈,但是一直没有决定胜负。战斗中杀声震,黄色的烟雾弥漫在空中,黑色的云彩笼罩在地面。成千上万的士兵同时呐喊,四十里内的鸟儿都无处栖身。胤侯按住马缰,叹息道:“唉呀!这些四夷只是残忍的侵略者,擅长部署阵法而不擅长实际作战。我虽然善于部署阵法,但是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能够打败敌人,也无法挽救我民的疾苦。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取得胜利呢?”他正想下令停止战斗,但是战斗已经如此激烈,无法停止。突然间,一片乌云从西方飘来,有三条白龙在其中蜿蜒游动。它们愤怒地张着鳞片,大量冰雹从云中洒落。王师的士兵们全部躲在战车上下,还用草叶遮盖着,所以受赡士兵不到十分之一。而四夷没有遮蔽,所以受赡士兵大多数都受了伤。胤侯本来无法找到停止战斗的机会,但是这时突然下起了一阵雨雹,四夷士兵被打退了。这正是因为胤侯关心百姓的善心,以及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仁德言论,所以感动了上,才使得这场雨雹降临。后来的余季岳称赞胤侯:“一句话就能挽回意,让荧惑星退避。宋君虽然只是区区国之君,却还能做到这样。更何况那些仁爱之心关怀全世界的人呢?在戏弄胤侯的过程中,他提前领悟了这个道理。当时腥风肆虐,空昏暗,黄沙弥漫,阳光晦暗。即使勇猛之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去关心百姓。君王关心百姓,希望能使国家安定。我们这些有罪的人,却反而在助纣为虐。帝听到这种情况,愤怒地让龙奋起鳞甲,保护善良的人们,驱赶那些兽类。唉,人和人之间,怎么会容忍忽视那种惨痛的教训,而让荣华富贵乐享万国呢?”
四周的少数民族退后了两三里地,然后在那里扎起草木,搭起牛皮帐篷,各自团聚歇息。胤侯的大军并没有追赶四夷,只是围绕战车建立营地,等待雨雹停止。他下令让将士们吃饭休息,并仔细询问战阵上的伤亡情况。接下来,他与三个将领商议了明日的作战计划。右将若木出谋划策道:“我观察到东方的四个部族,都把畎夷视为行动的标尺。我们大军分散与他们作战,这就好像与野兽搏斗一样,损失实在很大。不如集合大军迅速前进,专门攻击畎夷,畎夷必定败北。畎夷一旦败北,那么其他三个部族自然就会撤退。接着我们乘胜追击,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胤侯采纳了这个计策,于是当晚他们就在营地停留。
第二早上,王师开始启程,围绕着战车布阵,鼓声嘹亮,直接向畎夷进攻。他们围住列饶帐篷。由于畎夷并没有做好防备,王师擒杀了他们大部分的士兵。其他三个夷族看到畎夷被击败后,也都急忙拔营逃窜,王师一路追击,直到陶山。胤侯登上战车的高台,向着其他三个夷族方向望去,敲响大鼓,挥舞大旗作为号令。若木看到这个旗号,就率领军队从陶山中出发,截断其他三个夷族的逃路。三夷感到非常惊慌,于是倒下旗子下车,丢下兵器排列在地,向胤侯磕头请罪。胤侯下令将三个夷族首领和畎夷族首领绑起来,而其他跟随者则全部赦免,让他们回到了东方。胤侯告诫他们:“你们回去后,要重新立一位国君,并向夏王进贡朝见。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战争,现在我放你们回去,这是我王仁慈的表现。”众人跪地磕头谢恩,然后离去。
胤侯率领军队凯旋而归,四方的部落首领都跟随着他回到了夏都。夏王命太廉去东郊迎接胤侯等五位将领,他们收拾土地,收起兵器,脱下铠甲,一起入朝。夏王国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勋位。然后他们去祭祀祖先,献上俘虏,并将四夷的领袖斩首。将领们将之前俘虏的人除了那些醉鬼已经被放走以外,选择了那些最凶恶的鞑狗,将他们斩首。剩下的人都被砍去了双脚,被迫成为杵臼的奴隶。之后,国王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表彰士兵的功绩,发放奖赏,并慰问死伤者的家属。随着战争的结束,士兵们回归家园,战马放归草原,收取兵器放入仓库。全国的官员和百姓都来朝拜庆贺,欢欣鼓舞。除了国相羿,他的心中仍然想起了之前的奸谋党恶的事情,感到十分惊恐和不安。他非常后悔,担心别人会知道这件事情,因此他感到非常不安和不快。他决定辞去国相的职位,回到有穷国去。仲康王非常担心羿回到有穷国后会谋反,于是只用好言好语、恭敬有礼、来委婉的请求留住了羿,这位国王真贤明啊!这就是他能够在动乱中维持国家稳定的原因。后人冯犹龙称赞仲康王:“真是贤明啊,仲康王!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他却能够采取措施加以遏制。他仿佛是带着国家走向崩溃的决心,又像是在支撑着将要坠落的空。他不震惊、不失忆,不忘却、不犯错。他像牧虎一样治理国家,像驯鹰一样管理人民。他既让人民柔软温顺,又让他们得以保全。浅薄的人厌恶奸邪,但必定要称心如意。如果自己的心意无法得到满足,就会自取灭亡。他不会过分表达自己的心意,也不会完全忽视人情。他以温和的容颜和正直的思想,让人民安定下来。与节俭的人相处,德行微薄的人就会失败。仲康王啊,我们归来后,一定要以此为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四周的少数民族退后了两三里地,然后在那里扎起草木,搭起牛皮帐篷,各自团聚歇息。胤侯的大军并没有追赶四夷,只是围绕战车建立营地,等待雨雹停止。他下令让将士们吃饭休息,并仔细询问战阵上的伤亡情况。接下来,他与三个将领商议了明日的作战计划。右将若木出谋划策道:“我观察到东方的四个部族,都把畎夷视为行动的标尺。我们大军分散与他们作战,这就好像与野兽搏斗一样,损失实在很大。不如集合大军迅速前进,专门攻击畎夷,畎夷必定败北。畎夷一旦败北,那么其他三个部族自然就会撤退。接着我们乘胜追击,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胤侯采纳了这个计策,于是当晚他们就在营地停留。
第二早上,王师开始启程,围绕着战车布阵,鼓声嘹亮,直接向畎夷进攻。他们围住列饶帐篷。由于畎夷并没有做好防备,王师擒杀了他们大部分的士兵。其他三个夷族看到畎夷被击败后,也都急忙拔营逃窜,王师一路追击,直到陶山。胤侯登上战车的高台,向着其他三个夷族方向望去,敲响大鼓,挥舞大旗作为号令。若木看到这个旗号,就率领军队从陶山中出发,截断其他三个夷族的逃路。三夷感到非常惊慌,于是倒下旗子下车,丢下兵器排列在地,向胤侯磕头请罪。胤侯下令将三个夷族首领和畎夷族首领绑起来,而其他跟随者则全部赦免,让他们回到了东方。胤侯告诫他们:“你们回去后,要重新立一位国君,并向夏王进贡朝见。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战争,现在我放你们回去,这是我王仁慈的表现。”众人跪地磕头谢恩,然后离去。
胤侯率领军队凯旋而归,四方的部落首领都跟随着他回到了夏都。夏王命太廉去东郊迎接胤侯等五位将领,他们收拾土地,收起兵器,脱下铠甲,一起入朝。夏王国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勋位。然后他们去祭祀祖先,献上俘虏,并将四夷的领袖斩首。将领们将之前俘虏的人除了那些醉鬼已经被放走以外,选择了那些最凶恶的鞑狗,将他们斩首。剩下的人都被砍去了双脚,被迫成为杵臼的奴隶。之后,国王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表彰士兵的功绩,发放奖赏,并慰问死伤者的家属。随着战争的结束,士兵们回归家园,战马放归草原,收取兵器放入仓库。全国的官员和百姓都来朝拜庆贺,欢欣鼓舞。除了国相羿,他的心中仍然想起了之前的奸谋党恶的事情,感到十分惊恐和不安。他非常后悔,担心别人会知道这件事情,因此他感到非常不安和不快。他决定辞去国相的职位,回到有穷国去。仲康王非常担心羿回到有穷国后会谋反,于是只用好言好语、恭敬有礼、来委婉的请求留住了羿,这位国王真贤明啊!这就是他能够在动乱中维持国家稳定的原因。后人冯犹龙称赞仲康王:“真是贤明啊,仲康王!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他却能够采取措施加以遏制。他仿佛是带着国家走向崩溃的决心,又像是在支撑着将要坠落的空。他不震惊、不失忆,不忘却、不犯错。他像牧虎一样治理国家,像驯鹰一样管理人民。他既让人民柔软温顺,又让他们得以保全。浅薄的人厌恶奸邪,但必定要称心如意。如果自己的心意无法得到满足,就会自取灭亡。他不会过分表达自己的心意,也不会完全忽视人情。他以温和的容颜和正直的思想,让人民安定下来。与节俭的人相处,德行微薄的人就会失败。仲康王啊,我们归来后,一定要以此为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