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结局-第3/5页

加入书签
    徐相岂会退让,跪地朗声道“皇上要治罪,臣死不足惜,但请查明皇太孙的身份若此事是假,老臣与戴家以死谢罪,若此事属实,万万不能让皇家血脉流落在外”

    他这些年在朝中韬光养晦,不像梁勋张扬,却也树大根深。

    更何况,还有皇太后的安排和戴庭安的事先筹谋。

    陆续有十多位重臣出头,恳请元和帝查明,甚至还有禁军将领,而后有人审时度势,瞧出其中门道后跟着请求。虽说还有镇国公等人岿然不动,但群臣的宴席座位却仍空了大半。

    女眷们雅雀无声,偷偷打量周氏和青姈的神色。

    婆媳俩端坐在那里,目光都紧紧盯着戴庭安。

    众人瞩目之处,戴庭安忽然站起身。

    “皇家血脉绝非轻易能混淆的,是真是假,一查便知。皇上迟疑不决,难道是”他那双锋刃般的目光微挑,缓缓道“心虚”

    “放肆”

    帝王盛怒,皇太后却似毫无察觉,趁着众人屏息的间隙,高声道“皇上有所不知,先帝过世前确实曾叮嘱过哀家,说当日东宫大火,火场里虽找到了个孩子,后来几经查核,未必是皇太孙本人。还曾叮嘱哀家,若那个孩子还活着,将来回到宫门口,务必令哀家慎重相待。今日既有此事,是真是假自然要查明。”

    元和帝呲牙笑了笑,“先帝将天下托付在朕手中,却丝毫未提此事,太后莫不是记错了”

    “哀家上了年纪,或许会记错,旨意却不会。”太后脸上笑意微沉,“兰姑,去取密旨。”

    密旨很快拿到跟前,太后当众开封,里面一封密旨,印了先帝的玉玺。

    那密旨封于盒中,年深日久,先帝手书,近臣都认得。

    太后命人传阅,元和帝端坐回椅中,如坠冰窖。

    当初东宫失火后,先帝曾经亲口跟他说过,皇太孙已死于大火,盛怒悲戚之下还处死了母妃,他也是由此确信,那孩子确实是死了。然而倘若这密旨属实,那便意味着将近二十年前,先帝就谋了这个局。

    一股寒意自脚底袭上脊背,元和帝不寒而栗。

    十多年的隐藏与谋划,他手里握着天下大权和四方兵马,却丝毫没察觉半分异常,可见对方隐藏之深。而如今,徐相代替了梁勋,恭王生死不明,肃王又被废为庶人,所有风浪的背后,恐怕都是戴庭安作祟,而他竟丝毫不曾怀疑

    如今众目睽睽,想含糊过去已是不可能了。

    太后与徐相彼此唱和,拿出了戴毅详述当年之事的手书,拿出了册封皇太孙的诏书金印,拿出了当初护送戴庭安逃走,隐姓埋名近二十年的贴身宫人和护卫,还有一封先帝亲书的绢帛,上面盖了玉玺和私印,从中剪开,太后与戴庭安各执一半。

    甚至连皇家玉牒之中,关乎皇太孙的那一页都还是留空的,并未写他葬身火海的事。

    而这些事,元和帝统统不知情。

    当时的他忙着应付先帝的暴怒,承受丧母之痛,在老皇帝的刻意引导下确信了皇太孙的死亡,而后全心谋划如何趁先帝病重时撺掇皇位,根本没想到,病中孱弱的老皇帝竟然会留那样一手,将所有证据都留得齐全。

    这个局布了二十年,如今呼啸着朝他席卷而来。

    元和帝最终不得不承认,藏身侯府的戴庭安正是当初从东宫逃走的皇太孙。太后和徐相当场率众臣恳求,连太后藏在禁军的人都出面掺和,整个后晌的僵持争执后,他不得不恢复其宗室身份,将今日之事录入玉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