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5章-第4/5页

加入书签
    隔壁的茶馆又是另一番光景,大堂桌椅早已坐满,厅门附近的空地上人头攒动,他们只能从外围踮着脚往里张望,从人缝里看到前面台子上坐着个白衫长须的说书人,手中折扇唰的一抖,正说到紧要关头“只听一声令下,山呼海应,孔明点起八位将领,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各一队领命而去,便见旌旗蔽日,喊杀震天,那真是,飞沙走石重云落,万马千军摧不得”

    “好”人群中爆发出轰然喝彩,八角楼外王总和导演眼睛也闪闪亮,待说书人讲到中军令旗连展,八方阵势立变,如风迅动,变幻无穷,两人跟那些茶客一样都已听入了神,严总又等了一会儿,到底伸手在他们面前挥了挥“回神了,还走不走诗怡只给我们半小时,估计时间快到了。”

    “走走走。”王总意犹未尽地咂咂嘴,顺手拦了个过路人,“请问一下,城中哪里最繁华”

    被唤住的是个提着竹篮的妇人,闻言有些莫名“今日上元节,城中到处都很热闹。几位客官想往何处去”

    严总道“我们新进京,劳夫人介绍几处”

    “那可就多了。”妇人掰着指头给他们数,“寿康坊的舞龙是京城一景,长乐坊的夜市最为出名,听说梁园今年请了金陵过来的戏班子,情人树下每年都聚满了共挂同心锁的有情人,戌时太子殿下登观月楼与全城共赏烟火,一直到子夜都有男女老少在永定桥下放花灯。”

    “放花灯”几人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刚进城时的玥玥小姑娘,“早些用完饭去放花灯”那一句言犹在耳,这个地点似乎透着特殊的气息,严总问“永定桥在何处”

    “朱雀大街尽头。”妇人给他们指了个方位,又笑道,“街上到处是灯谜,客官可以猜猜看。听说谜面皆出自翰林院众位大人之手,去岁上元陛下许皇子公主出宫游玩,几位殿下都相约过来猜谜比试呢。”

    “嚯”王总眼睛又开始闪闪亮,几人快步行至朱雀大街,果见一片热闹的海洋,这里与刚才经过的坊市相似,满街人潮熙熙攘攘,各式摊位满目琳琅,卖糖人的卖馄饨的卖杏仁茶的,但最多的还是卖花灯,无数彩灯千姿百态,直蔓延到长街尽头。几步开外是官府搭起的灯棚,清一色红底金穗的灯笼连绵成海,专供百姓灯谜取乐,每一个灯笼下面都系着纸条,其上用方正小楷写着各式各样的谜面,此刻有不少人正聚在那里仰头猜谜。

    几人挤进人堆,凑近了一个看。

    只见洒金笺上写道

    〔有纸写不成,有药不治病。有火难烧饭,有光夜才明。〕

    导演呆滞“啊这什么”他一时迷茫,再看旁边的灯笼系着的笺纸,同样也是四句

    〔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

    王总捂脸“这这又是什么”

    三人都挠头,一时没有头绪,旁边其他百姓倒是进展得如火如荼,〔水映横山落残红〕,一个摇着羽扇的秀才立刻猜出是“绿”字,〔孤峦叠嶂层云散〕,一位锦衣明眸的小姐张口就道是“崛”字,千百年前古代人民就是这样传承发扬着华国独有的民俗文化,一直到了灿烂辉煌的今天。几人听着听着,也似乎若有所悟。

    严总沉吟“有它暖,没它凉,这是一个用来取暖的东西”

    王总顺着开始发散思维“火炉,热水,暖气不对,古代没暖气。”

    “那还有什么能够用来取暖呢”导演喃喃,“炭,毯子,太阳太阳画时圆”

    像是有一束光忽然被点亮,他的思路豁然开朗,语速陡然加快“但为什么写时方什么才能叫方方者,正也,是不是意味着横平竖直的笔画太阳,阳,日,答案是日这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