睐姐儿若有所思,曼娘故意取笑女儿“怎么,你不是一向说你最聪明了,这个道理还要我教”睐姐儿靠到自己娘肩头“人家是娘生的,再聪明也聪明不过娘去。娘您说是不是”曼娘失声大笑“年纪越大,越这样鬼灵精似的。女儿你要记住,遇到那种无赖,就必要打死。无赖是无家无业没有牵挂的,和初家情形不同。”
睐姐儿点头点的很猛,曼娘瞧着女儿,这样聪明又肯听进话的孩子,真是想想都喜欢。
初少爷的婚礼因了几边帮忙,办的也很热闹,陈二奶奶也见到久违的初小姐,初小姐应答还是和原来一样伶俐,不过偶尔会有一些些失神,陈二奶奶晓得她的心病所在,不过也不愿和她多说,只把这件事应付了也就完了。
天气渐冷,陈家历来有在冬日施棉衣的善举。今年曼娘就带了睐姐儿去,要让她亲自瞧瞧这善事要怎么做才好。刘吟梅早和曼娘说好,要跟曼娘去,该因她亲手抄录了一千份心经,要施舍了为自己亡母祈福。
这种事曼娘当然赞成,这日一大早三人就往慈恩寺行去,到的那里,早有人在陈家施棉衣的地方排好。秋霜已经掀起车帘对曼娘道“奶奶,今儿旁边还搭了粥棚,也不晓得是谁的。”曼娘淡淡地道“今年年成不大好,婆婆已经吩咐免了田庄的租子,那日还说今年也要施粥,只等这边施了棉衣就做这事。没想到有人抢先了。”
陈家马车停下,慈恩寺的知客僧人已迎出来,曼娘等人下车时那知客僧人就上前行礼“阿弥陀佛,奶奶还请往这边来。”陈家是慈恩寺的大施主,却从不仗势欺人,曼娘还礼后带着睐姐儿和刘吟梅往里去。
睐姐儿已经往那边粥棚瞧见,见那粥已热气腾腾出锅,施粥的人正在分发,不由好奇问道“大师,这是谁家这么早就来施粥”知客僧又是阿弥陀佛一声才道“当不起大小姐这声大师,今日是冯家来施粥,说今年是冯太太六十大寿,为她祈福,特别要施十日粥饭。原本冯大奶奶还说,从私房里拿出银子,赶做一百套棉衣施舍。贫僧说陈家年年都在弊寺施棉衣,这好事倒不如拿到别的寺庙作去。”
京城里姓冯的人家不少,但今年六十的冯太太只有一个,曼娘已经感到刘吟梅紧抓住自己的胳膊,伸手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才笑着问“不知今日冯家来的,是哪位奶奶”知客僧正欲回答,突然想起刘吟梅和冯家的恩怨,笑一笑道“是冯大奶奶来了,刘小姐今日还要施舍经书,这年月,这么年轻就亲自抄录经书为亡母祈福的,已经少见了。”
刘吟梅怎能瞧不出知客僧的迟疑,眼帘垂下,很多事,的确该忘了,而不是记在心上。知客僧已把她们请进禅房,送上茶水点心也就跟陈家的管家去安排施棉衣的事。刘吟梅喝了杯茶才道“这慈恩寺,母亲在世时候也曾带我来过数次,只是时光易逝,许多事情已是物在人非。”
睐姐儿已经叹气,用手托着小下巴“刘姨,我记得曾祖母曾经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孩子们都活的好好的。我想,您母亲,也是一样的。”刘吟梅悄悄擦去眼角的泪,对曼娘道“姐姐真是养了个好女儿。”
曼娘也为女儿骄傲,但还是故意道“她不过是一张嘴最能哄人,这些道理,知道了不会往心里去。”刘吟梅也浅浅一笑,丫鬟已经进来“冯家大奶奶和五奶奶听说奶奶来了,特地遣人来问候。”
曼娘让人进来,来的是个十七八很俏丽的丫鬟,见来人不是自己认得的,刘吟梅心里松了口气。这丫鬟伶牙俐齿,有问有答,对曼娘笑道“我们五奶奶说,本是晚辈,合当亲自过来拜见的,可和大奶奶那边走不开。还请恕罪。”
曼娘笑着回了,赏了那丫鬟,也让个人跟了去致谢。回头见刘吟梅面色如常,并无怅然之感,拍拍她的手道“知客僧方才说,这施舍的经书顶好在佛前供奉过再行施舍,还托你带了睐姐儿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睐姐儿点头点的很猛,曼娘瞧着女儿,这样聪明又肯听进话的孩子,真是想想都喜欢。
初少爷的婚礼因了几边帮忙,办的也很热闹,陈二奶奶也见到久违的初小姐,初小姐应答还是和原来一样伶俐,不过偶尔会有一些些失神,陈二奶奶晓得她的心病所在,不过也不愿和她多说,只把这件事应付了也就完了。
天气渐冷,陈家历来有在冬日施棉衣的善举。今年曼娘就带了睐姐儿去,要让她亲自瞧瞧这善事要怎么做才好。刘吟梅早和曼娘说好,要跟曼娘去,该因她亲手抄录了一千份心经,要施舍了为自己亡母祈福。
这种事曼娘当然赞成,这日一大早三人就往慈恩寺行去,到的那里,早有人在陈家施棉衣的地方排好。秋霜已经掀起车帘对曼娘道“奶奶,今儿旁边还搭了粥棚,也不晓得是谁的。”曼娘淡淡地道“今年年成不大好,婆婆已经吩咐免了田庄的租子,那日还说今年也要施粥,只等这边施了棉衣就做这事。没想到有人抢先了。”
陈家马车停下,慈恩寺的知客僧人已迎出来,曼娘等人下车时那知客僧人就上前行礼“阿弥陀佛,奶奶还请往这边来。”陈家是慈恩寺的大施主,却从不仗势欺人,曼娘还礼后带着睐姐儿和刘吟梅往里去。
睐姐儿已经往那边粥棚瞧见,见那粥已热气腾腾出锅,施粥的人正在分发,不由好奇问道“大师,这是谁家这么早就来施粥”知客僧又是阿弥陀佛一声才道“当不起大小姐这声大师,今日是冯家来施粥,说今年是冯太太六十大寿,为她祈福,特别要施十日粥饭。原本冯大奶奶还说,从私房里拿出银子,赶做一百套棉衣施舍。贫僧说陈家年年都在弊寺施棉衣,这好事倒不如拿到别的寺庙作去。”
京城里姓冯的人家不少,但今年六十的冯太太只有一个,曼娘已经感到刘吟梅紧抓住自己的胳膊,伸手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才笑着问“不知今日冯家来的,是哪位奶奶”知客僧正欲回答,突然想起刘吟梅和冯家的恩怨,笑一笑道“是冯大奶奶来了,刘小姐今日还要施舍经书,这年月,这么年轻就亲自抄录经书为亡母祈福的,已经少见了。”
刘吟梅怎能瞧不出知客僧的迟疑,眼帘垂下,很多事,的确该忘了,而不是记在心上。知客僧已把她们请进禅房,送上茶水点心也就跟陈家的管家去安排施棉衣的事。刘吟梅喝了杯茶才道“这慈恩寺,母亲在世时候也曾带我来过数次,只是时光易逝,许多事情已是物在人非。”
睐姐儿已经叹气,用手托着小下巴“刘姨,我记得曾祖母曾经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孩子们都活的好好的。我想,您母亲,也是一样的。”刘吟梅悄悄擦去眼角的泪,对曼娘道“姐姐真是养了个好女儿。”
曼娘也为女儿骄傲,但还是故意道“她不过是一张嘴最能哄人,这些道理,知道了不会往心里去。”刘吟梅也浅浅一笑,丫鬟已经进来“冯家大奶奶和五奶奶听说奶奶来了,特地遣人来问候。”
曼娘让人进来,来的是个十七八很俏丽的丫鬟,见来人不是自己认得的,刘吟梅心里松了口气。这丫鬟伶牙俐齿,有问有答,对曼娘笑道“我们五奶奶说,本是晚辈,合当亲自过来拜见的,可和大奶奶那边走不开。还请恕罪。”
曼娘笑着回了,赏了那丫鬟,也让个人跟了去致谢。回头见刘吟梅面色如常,并无怅然之感,拍拍她的手道“知客僧方才说,这施舍的经书顶好在佛前供奉过再行施舍,还托你带了睐姐儿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