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回程-第2/3页

加入书签
    柳太太也嗅出其中的一丝不寻常,没及细想就听到曼娘这样问,急忙道“这好办,我们家在这城里还有几分面子,奶奶您尽管放心离开,两位老人,我们自然会帮奶奶您照看。”这件事既然了了,柳太太也就告辞,曼娘继续让人把那些东西收拾起来,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一样,原来这世上,竟还有这样的感情。

    陈铭远也很忙碌,和同僚辞行,还要把手里的事情交接,新来的县丞还没上任,暂时托给主薄照管。等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时分,曼娘还是和平日一样等在那里,慎哥儿的呼吸声从床上传来,喝了两杯酒,陈铭远的脚步有些漂浮,走到妻子身边轻声道“天凉了,你不用等我,免得受了风寒。”

    曼娘抬头看着丈夫,什么都没说,只是起身把胳膊伸过去揽住丈夫的腰。陈铭远伸手拍着妻子的背“怎么了”其实不光睐姐儿不愿意回去,金嬷嬷不愿意回京,曼娘一想到回京后的日子就没有这样轻松自在,所要面对的就更多,也会生出不愿意回去的念头。

    即便回去,也是探望家人,之后就可以回来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走既再也难见这一切。可是这样的话,曼娘不能告诉别人,连丈夫都不能说,只能在这个时候,靠住丈夫寻找慰藉。

    曼娘久久不语,陈铭远也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曼娘开口“今日金嬷嬷和我说,她不愿意回京,要留在这里,你看,京城富丽,但不是人人都想去的。阿远,我害怕回京后,不是所想的那样。”

    更怕,曼娘后面的话没说出来,怕丈夫会变,毕竟在这里,算得上家人相依为命,但在京城不一样。陈铭远明白妻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搂住她把帐子掀起,看着床上睡的横七竖八的慎哥儿“曼娘,我们是家人,永远不会变。”

    曼娘觉得眼睛有些酸,在丈夫袖子上把泪擦掉才说“我知道,阿远,对不住。”做妻子的该以夫为天,该把所有的脆弱都咽下,该做男人最无后顾之忧的后盾。这是曼娘从小受到的教导,已经刻进骨子里。陈铭远伸出手,把妻子眼角的泪沾掉,声音很轻“说什么对不住呢女人本该会哭的,就算以后连慎哥儿都娶了媳妇,你做了祖母,还是那个在亭里说,男子该如何的少女。”

    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曼娘都快想不起来,抬头看着丈夫“原本我还以为,你是挟恩求报,原来,不是。”陈铭远的手抚上妻子额头,那里有个很小的,用眼看不出来的疤“是啊,你这里添了道疤,就嫁不出去了,于是我只有好心收了。”

    虽然知道丈夫是开玩笑,曼娘还是往他腰间狠狠捏了一把,当年那个腰很挺拔的少年,现在腰上也能揪得出一点点肥肉。陈铭远笑出来“是,夫人,是为夫说的不对,是夫人您瞧为夫娶不到媳妇很可怜,这才下嫁。”床上的慎哥儿已经醒了,揉着眼睛看着爹娘,含含糊糊喊了声娘就张开双手要陈铭远抱“爹,什么下嫁啊,可以吃吗”

    陈铭远把外衣脱掉抱住儿子“可好吃了,乖儿子,赶紧睡。”慎哥儿又重新往床上倒去,陈铭远打个哈欠脱了鞋也躺到儿子身边,怀里抱子,脚头蹬妻,这样的快乐已经足够。

    一家子启程已经是十月底,这回不走江西,而是从泉州走海路回京,这些年镇海军剿倭寇的成绩斐然,倭寇来袭扰的次数渐渐少了许多,这个季节,海路既安全又要快速,算起来的话,比走江西那边要快上十来天到京。

    徐十一爷这回也要回京叙职,兄妹也能一起回京。海船比江船大了许多,这让睐姐儿姐弟十分稀奇,又有一向和他们亲近的舅舅一起回去,让睐姐儿离开龙岩从此不能再回来的哀伤少了许多。

    孩子们在福建这么些年,冬日只有薄棉袄,曼娘算着到京时候已经十分寒冷,带了冬雪春雨她们急忙给孩子们做厚棉袄,脚上的鞋子也要做成棉的,免得被冻着。孩子们就丢给陈铭远和徐十一爷看着,横竖陈铭远这个当爹的,十分细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