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料理-第2/3页

加入书签
    徐琴哦了一声,徐大太太知道女儿心里的弯没转过来,但这件事由不得她,再说等她转弯,还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索性直接安排好,至于她喜不喜欢那个媳妇,横竖不是她当家,只要有秋嬷嬷在,女儿的吃穿用度也少不了。

    曼娘听着徐大太太母女走出去,这才掀起帐子唤人,进来的是徐大太太的丫鬟,见曼娘起了忙扶着她下床,又把衣衫给她披好“小姐想是太累了,竟这样好睡。”曼娘往窗外望去,虽没掌灯天色已晚,哎呀了一声“我竟睡的这样晚,还不晓得晚饭开过没有”

    丫鬟接了小丫鬟送进来的水伺候曼娘梳洗才道“晚饭已经开过了,太太见您睡的香,吩咐别打扰您,还让厨房做了您爱吃的菜,等您梳洗了就端过来。”想到方才徐琴的声音,曼娘故意问道“我方才要醒时候,恍惚听见大姑母的声音,想是大姑母来探祖母”丫鬟应是“大姑奶奶来了好一会儿了,和太太说了好一会儿话,这会儿是带太太去瞧隆表少爷。”

    说着丫鬟声音压低一些“小姐您放心,凡事有太太呢,再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您是太太亲亲的孙女,太太怎不疼您”曼娘对着镜中的自己一笑,有祖母在,哪有什么不放心的

    徐大太太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和俞隆谈过他娶媳妇的事,好生教育了俞隆一番妻子是内宅之主,生儿育女侍奉老人管理家务劳苦功高,一个妻子做到这些就已不错,休要以妻子不擅琴棋书画就觉得她没有才,要晓得天下事从无两全,既要琴棋书画诗酒茶又要茶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人是寻不到的。

    更不能因此就不敬重妻子,甚至纵妾室为患,这是居家的大忌,你从小没了父亲,你娘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也十分辛劳,岂能为此就让她不安度晚年有的道理俞隆听过,有些没听过,但外祖母训话,哪能不听只有唯唯应是,徐大太太趁热打铁,第二日就让秋嬷嬷跟了徐琴回去,让秋嬷嬷好好地帮着料理家事,免得俞家一团糟。

    接着徐大太太就为俞隆寻一房合适的妻子,虽说俞家族小人少,但俞隆终究是徐家外孙,况且徐大太太早早就放出话,俞隆娶妻,一应都是自己承担。徐大太太出身宁国公府,在闺中是千金万金的小姐,出阁后又是掌家的夫人,比不得那没有多少银钱的人家,自然有不少人想攀这门婚事。

    这些人家中自然没有那些高门望族,这也是人间常事,徐大太太细细挑选,最后择了个父母已亡,寄居叔叔的姑娘,这姑娘年纪也不小,比俞隆还大一岁。长的姿容俏丽,性格却算不上温顺,听说她那叔叔婶婶为人十分刻薄,常常克扣她的吃穿,她方到十岁就要自己做活养着自己和娘的奶娘,等再大些,叔叔婶婶的女儿都已出阁,偏她还在闺中,外面人私下议论,都说只怕这叔叔婶婶想着这姑娘一张俏丽脸庞,想拿着攀高枝又怕攀上去后这姑娘翻脸不认,这才不给她择婿。

    徐大太太要的就是这样姑娘,没爹娘可依靠,叔叔婶婶也不成,奶娘年纪已大她也不肯放她走,还要顶着叔叔婶婶的刻薄养着奶娘,说明这姑娘分得清是非好坏,又见识过人间冷暖,纵没学过当家理事,到时娶进门来让秋嬷嬷教上一两年,也能上手。

    心里定了,徐大太太还是趁去庵堂上香时候,又细瞧了那姑娘,见那姑娘虽则衣着朴素,礼仪还是学的不错,等出来装作偶遇,问答之时也颇伶俐,并不是那样无知无识的。于是遣媒人去下聘,并带去五百两银子给那姑娘的叔叔婶婶,说这五百两银子就算是酬谢叔叔婶婶的养育之恩,至于以后,大家只做一般亲戚来往,若想别的,那就休怪这边不客气。

    那叔叔婶婶见了那许多黄白之物,觉得也算卖了个好价钱,再说也明白这姑娘的性子,晓得指望不上她,于是点头应下这门亲,婚期就定在这年七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