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朝廷抚恤行赏事宜通常都是由礼部负责,礼部得了皇帝的批复也没在意,这回跟北蛮的战事多少功臣要赏赐,多少伤亡将士要抚恤,给一个小秀才赏个宅子不过芝麻绿豆的事,到时候批量奖赏时一块发就是了。
就这么,直到三月份,房契和旨意才送达府城。
北阳府新知府姓赵,就职之前就知道北阳关这边会有一波赏赐下来,并且也听说了张玉寒的事情。
其他赏赐他管不着,张玉寒这份奖励却是要经过赵知府的手下发的。
赵知府看到房契时,心里真是唏嘘得不得了,他是京官外放,对京城的情况也算是十分了解了,这份房契所属的坊市,里头住的可都是当官的人家,赵知府在京城好多年也没能混到那边去住,如今倒叫个秀才抢先了。
他心道,礼部那些人啥时候心地这么好了,给个秀才发赏,也给个这么好的宅子。
打死赵知府也想不出来,这是由宫里直接指定的。
礼部那些人接到皇帝的批复时其实也有些懵,只是也不可能跑去问皇帝怎么对这人这么厚待,便只能照本宣科把奖励发下来。
赵知府行动力还行,看到旨意后便派了两个衙役把房契和消息送去北关县,衙役去了北关县,却听说张秀才如今正在府学读书,这么跑了一圈,两个衙役腿都跑细了,回府城之后也不愿再折腾,不是说在府学读书吗,直接就去府学就是了。
于是府学的人都知道了,张玉寒回老家过年时,因为组织各村青壮抗击北蛮有功,朝廷奖赏了他一座四进宅邸。
这些事情,张家人并没有特意往外说,照张玉寒的说法,祭祀祖宗时吹几句显得后代子孙有能力,别人没问时,自个吹捧自己就跟傻子似的,他这人脸皮厚归厚,这种把自己吹成傻子的事还是做不出来的。
罗美娘这边也只告诉了柳二太太一家子,兴许还有徐先生也知道些,其余的人知道得都很少。
张玉寒跪下谢恩领赏之后,就被人围住了。
张玉寒是什么出身,府学的人都知道,就是底蕴不深的农家子弟,要说有什么值得人记住的点,嘴皮子气人得恨,跟他吵架总会被他噎个半死。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想找他麻烦,可张玉寒读书很是不错,一开始进府学时还追不上进度,后来无论大考小考,奖励总有他的一份。
得说府学这个小圈子里,读书人好的人还是有优待的,哪怕张玉寒还是一直气人,久而久之,却没人再去找他麻烦了。
就这么一个人读书能力不差的人,突然蹦出一件武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同窗们想想都觉得挺稀奇的,一轮恭喜之后,有人还玩笑问张玉寒啥时候打算设宴庆祝。
张玉寒没扫兴,说是回去之后跟媳妇商量好就给人下帖子,立马就有好几个人吆喝说到时候肯定去,不醉不归啥的,总之面上都挺为他高兴。
这些人心里想啥,张玉寒都不在意,该客套客套该委婉委婉。
说起来,哪怕去年回家前这些事情张玉寒都不会干,经过这回生死之间的磨练之后张玉寒却想通不少,有时候人情交际就是一张皮子,用心把皮子撑起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学子们说得差不多了,府学的先生们才笑着过来,其中陈学官感想最复杂。
他在府学里算是跟张玉寒交往最深的,张家也去过几回了。
要说府学里头就属他最知道张玉寒的底细,以前这人是真穷,买柳枝巷的三合院时他身上只带了八十两,差了四十两还要跟人拆借,卖个冰皮方子就敢狮子大开口要他两千两一百亩地加一个铺子,要不是那会儿他真需要这个方子打通上层关系,陈学官听到他开口那会儿就得拂袖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就这么,直到三月份,房契和旨意才送达府城。
北阳府新知府姓赵,就职之前就知道北阳关这边会有一波赏赐下来,并且也听说了张玉寒的事情。
其他赏赐他管不着,张玉寒这份奖励却是要经过赵知府的手下发的。
赵知府看到房契时,心里真是唏嘘得不得了,他是京官外放,对京城的情况也算是十分了解了,这份房契所属的坊市,里头住的可都是当官的人家,赵知府在京城好多年也没能混到那边去住,如今倒叫个秀才抢先了。
他心道,礼部那些人啥时候心地这么好了,给个秀才发赏,也给个这么好的宅子。
打死赵知府也想不出来,这是由宫里直接指定的。
礼部那些人接到皇帝的批复时其实也有些懵,只是也不可能跑去问皇帝怎么对这人这么厚待,便只能照本宣科把奖励发下来。
赵知府行动力还行,看到旨意后便派了两个衙役把房契和消息送去北关县,衙役去了北关县,却听说张秀才如今正在府学读书,这么跑了一圈,两个衙役腿都跑细了,回府城之后也不愿再折腾,不是说在府学读书吗,直接就去府学就是了。
于是府学的人都知道了,张玉寒回老家过年时,因为组织各村青壮抗击北蛮有功,朝廷奖赏了他一座四进宅邸。
这些事情,张家人并没有特意往外说,照张玉寒的说法,祭祀祖宗时吹几句显得后代子孙有能力,别人没问时,自个吹捧自己就跟傻子似的,他这人脸皮厚归厚,这种把自己吹成傻子的事还是做不出来的。
罗美娘这边也只告诉了柳二太太一家子,兴许还有徐先生也知道些,其余的人知道得都很少。
张玉寒跪下谢恩领赏之后,就被人围住了。
张玉寒是什么出身,府学的人都知道,就是底蕴不深的农家子弟,要说有什么值得人记住的点,嘴皮子气人得恨,跟他吵架总会被他噎个半死。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想找他麻烦,可张玉寒读书很是不错,一开始进府学时还追不上进度,后来无论大考小考,奖励总有他的一份。
得说府学这个小圈子里,读书人好的人还是有优待的,哪怕张玉寒还是一直气人,久而久之,却没人再去找他麻烦了。
就这么一个人读书能力不差的人,突然蹦出一件武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同窗们想想都觉得挺稀奇的,一轮恭喜之后,有人还玩笑问张玉寒啥时候打算设宴庆祝。
张玉寒没扫兴,说是回去之后跟媳妇商量好就给人下帖子,立马就有好几个人吆喝说到时候肯定去,不醉不归啥的,总之面上都挺为他高兴。
这些人心里想啥,张玉寒都不在意,该客套客套该委婉委婉。
说起来,哪怕去年回家前这些事情张玉寒都不会干,经过这回生死之间的磨练之后张玉寒却想通不少,有时候人情交际就是一张皮子,用心把皮子撑起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学子们说得差不多了,府学的先生们才笑着过来,其中陈学官感想最复杂。
他在府学里算是跟张玉寒交往最深的,张家也去过几回了。
要说府学里头就属他最知道张玉寒的底细,以前这人是真穷,买柳枝巷的三合院时他身上只带了八十两,差了四十两还要跟人拆借,卖个冰皮方子就敢狮子大开口要他两千两一百亩地加一个铺子,要不是那会儿他真需要这个方子打通上层关系,陈学官听到他开口那会儿就得拂袖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