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还是阿才听到罗美娘的话,插了句嘴“姑姑你还记不记得,以前集上刁难过我的那个李屠户”
罗美娘点头,阿才继续道“他有个侄子叫李桂,就住在咱们家那些地附近的村子上,李桂为人挺好的,知道他大伯子刁难过我,私下还安慰过我几句呢。我之前问过他,他早就不想跟他大伯一块卖猪肉了,姑姑要是觉得合适,我就把他找过来让你看看。”
罗美娘有些稀奇,她还记得那个屠户笑话阿才来着,这小子回头就跟他亲戚那么要好了。
阿才大人似的叹口气道“李桂也是没父没母的,跟着大伯卖猪肉,每日都被人呼呼喝喝的,也挺惨的。我有姑姑帮着还好,可他那大伯每日都不让他吃饱,要不是没其他出路,李桂早就不想干了。”
罗美娘想想道“这两日你把人找来我瞧瞧,只是屠户来钱快,地里干活却要看老天爷脸色过日子,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做这个。还有一样,他要是答应了,我是要跟他签长工契约的,你得把话说清楚才行。”
阿才道“他在他大伯那里,也没学会多少手艺。不过,我还是会问一问,要是他答应,我再叫他过来见姑姑姑丈。”
罗美娘道“等他过来,我瞧瞧他人品如何再说。”她本是想着,要不要看族里有没有愿意到府城的人家,像阿才这样的最好,奈何府城离村里太远了,这年头的人都不爱搬家,罗美娘也只好消了念头,打算瞧瞧李桂的为人再说。
阿才也道“那等他过来,姑姑再好好看看,我跟他认识几个月,倒是觉得他挺好的。”
并没为李桂打包票。
是的,跟自家姑丈出门这几个月,阿才也学精了不少,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不过虽然没继续为李桂说话,阿才办事效率却很快,隔日就把李桂找了过来。
自打榷场的翻译工作完成之后,张玉寒便在准备学里岁考的事情,这几日忙得不行,罗美娘就一个人见了李桂。
李桂瞧着挺老实的,大概十七八岁的少年,过来之前还特地梳洗打扮过,罗美娘问了几句他的家庭情况,她自认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也觉得阿才这回眼光不错。
罗美娘跟李桂讨论建庄子的事情时,还把唐氏也请出来。婆婆一辈子都是地里刨食的人,这些事比她更加精通,罗美娘没有放着专业人员不用的道理。
李桂基本功显然不错,没被唐氏问倒,且过来之前,应该是打听过别的人家庄子如何,跟她商量她那庄子打算建多少间鸡舍猪圈的,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大概李桂来了有三回,罗美娘就跟他把长工契约给签了。
重阳后差不多就要入冬了,这时候正是农闲,招人建房子也便宜。
就是唐氏眼睁睁瞧着自家媳妇又拿了两个银锭出来,那肉疼劲儿,真是没法说了。
唐氏还说呢“就是建几间鸡舍猪圈而已,哪需要连住人的屋子都给建了,咱们又不是没地方住,还给他送糕点。”
李桂临走时,罗美娘听说他已经从大伯家搬出来,便把家里的糕点都让他带上了,罗美娘劝道“以后李桂也算是咱们自家人了,这庄子建得怎么样还得看他精不精心呢。”
唐氏听了儿媳妇的话,勉强没再继续说下去,她心里已经想好了,这些日子,她要多勤快几回出城看看,那可是十两银子呢,在村里一年到头干活都挣不了这么多。
唐氏的小心思且不说,眼瞅着到了重阳,阿才在家里进进出出的,总要提醒罗美娘之前中秋时说好的、重阳节再做一回烧鹅的事情。
罗美娘也没食言,因着打算给柳二太太、徐先生和邻居也送些,她一早就在集市上买了四只仔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罗美娘点头,阿才继续道“他有个侄子叫李桂,就住在咱们家那些地附近的村子上,李桂为人挺好的,知道他大伯子刁难过我,私下还安慰过我几句呢。我之前问过他,他早就不想跟他大伯一块卖猪肉了,姑姑要是觉得合适,我就把他找过来让你看看。”
罗美娘有些稀奇,她还记得那个屠户笑话阿才来着,这小子回头就跟他亲戚那么要好了。
阿才大人似的叹口气道“李桂也是没父没母的,跟着大伯卖猪肉,每日都被人呼呼喝喝的,也挺惨的。我有姑姑帮着还好,可他那大伯每日都不让他吃饱,要不是没其他出路,李桂早就不想干了。”
罗美娘想想道“这两日你把人找来我瞧瞧,只是屠户来钱快,地里干活却要看老天爷脸色过日子,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做这个。还有一样,他要是答应了,我是要跟他签长工契约的,你得把话说清楚才行。”
阿才道“他在他大伯那里,也没学会多少手艺。不过,我还是会问一问,要是他答应,我再叫他过来见姑姑姑丈。”
罗美娘道“等他过来,我瞧瞧他人品如何再说。”她本是想着,要不要看族里有没有愿意到府城的人家,像阿才这样的最好,奈何府城离村里太远了,这年头的人都不爱搬家,罗美娘也只好消了念头,打算瞧瞧李桂的为人再说。
阿才也道“那等他过来,姑姑再好好看看,我跟他认识几个月,倒是觉得他挺好的。”
并没为李桂打包票。
是的,跟自家姑丈出门这几个月,阿才也学精了不少,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不过虽然没继续为李桂说话,阿才办事效率却很快,隔日就把李桂找了过来。
自打榷场的翻译工作完成之后,张玉寒便在准备学里岁考的事情,这几日忙得不行,罗美娘就一个人见了李桂。
李桂瞧着挺老实的,大概十七八岁的少年,过来之前还特地梳洗打扮过,罗美娘问了几句他的家庭情况,她自认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也觉得阿才这回眼光不错。
罗美娘跟李桂讨论建庄子的事情时,还把唐氏也请出来。婆婆一辈子都是地里刨食的人,这些事比她更加精通,罗美娘没有放着专业人员不用的道理。
李桂基本功显然不错,没被唐氏问倒,且过来之前,应该是打听过别的人家庄子如何,跟她商量她那庄子打算建多少间鸡舍猪圈的,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大概李桂来了有三回,罗美娘就跟他把长工契约给签了。
重阳后差不多就要入冬了,这时候正是农闲,招人建房子也便宜。
就是唐氏眼睁睁瞧着自家媳妇又拿了两个银锭出来,那肉疼劲儿,真是没法说了。
唐氏还说呢“就是建几间鸡舍猪圈而已,哪需要连住人的屋子都给建了,咱们又不是没地方住,还给他送糕点。”
李桂临走时,罗美娘听说他已经从大伯家搬出来,便把家里的糕点都让他带上了,罗美娘劝道“以后李桂也算是咱们自家人了,这庄子建得怎么样还得看他精不精心呢。”
唐氏听了儿媳妇的话,勉强没再继续说下去,她心里已经想好了,这些日子,她要多勤快几回出城看看,那可是十两银子呢,在村里一年到头干活都挣不了这么多。
唐氏的小心思且不说,眼瞅着到了重阳,阿才在家里进进出出的,总要提醒罗美娘之前中秋时说好的、重阳节再做一回烧鹅的事情。
罗美娘也没食言,因着打算给柳二太太、徐先生和邻居也送些,她一早就在集市上买了四只仔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